吉利2015年前推15个产品平台42款车型
——吉利集团副总裁赵福全访谈实录
新浪汽车:07年5月份吉利提出企业发展战略转型,从原来的单纯“价格竞争”转到现在的“技术竞争”,具体到产品层面会有哪些变化?
赵福全:企业整体转型,产品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企业最终经营的是产品,靠它来打品牌,靠它来赢得市场,靠它来把企业带入良性循环。目前,吉利老三样基本上退出了舞台,新三样逐渐被市场接受。06年底我来到吉利,经过充分调研与内部讨论之后,现在我们将吉利的整个产品线重新理顺,整合规划了吉利未来的五大技术平台。
一个是经济型轿车平台,一个是基本型轿车平台,一个是中级型轿车平台,一个是轻卡平台,再一个是高档商务级轿车平台。这五大技术平台共可衍生出15个产品平台;最终这15个产品平台可以衍生出42款产品。
技术平台的区别主要在底盘结构上,尤其是前后悬架;产品平台的区别只要在于轴距和轮距上;而车身的改变,两厢变三厢,三厢变MPV,就可以衍生出同一产品平台下的一系列不同产品。这样吉利才能够向100万辆、200万辆的产销目标迈进。发动机也规划了8个平台,共可开发20余款不同排量、针对不同市场技术特点的发动机。变速箱规划了7大平台,可开发10余款变速箱。此外,吉利也在开发未来的新能源技术,比如压缩天然气发动机、甲醇代用燃料车、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这些是支撑吉利战略转型的技术基础。
新浪汽车:产品战略已经制定好了?
赵福全:是的,到2015年之前,我们的产品战略已经很清晰,每一年什么时间推什么车型,产品定位,面向哪个客户群体,对应哪个市场,匹配什么动力总成,都已经很清晰了。
4月北京车展吉利集团有23款新车亮相
新浪汽车:四月份的北京车展你的研发团队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
赵福全:北京车展确实是很重要的展示机会,可以说将是研发工作的阶段性展示。在过去一年半里,研发团队确实做了大量工作,包括产品开发、团队建设、体系建设、技术体系整合等等,也取得了不少成果,比如说像我们08款自由舰的推出、新款发动机的推出,还有像欧Ⅳ达标等。
新浪汽车:4月北京车展大概有多少款车亮相?
赵福全:整个吉利集团会有大约23款新车在车展上亮相,其中18款是吉利品牌的,有3款是华普品牌,还有两款是英伦帝华的。应该说,这是吉利历史上规模空前庞大的一次参展。在吉利品牌的18款车中,有一款是概念车GT,我们也叫吉利虎,体现了吉利造车的全新理念;有5款车展现了吉利的科技水平,包括纯电动车、混合动力轿车等;首次亮相但已经接近量产状态的展车近10款,既有经济型轿车,也有高端产品,既有车长在4.9米以上的中级轿车,也有MPV和跑车等。这些产品是吉利集团产品研发综合能力的一次展示。
新浪汽车:这个研发速度真够快的。
赵福全:大家一直在说我到吉利后好象没有什么声音了,我觉得还是要做点实实在在的事。上一次新浪汽车采访我的时候,说如果有一天你离开吉利会留下什么?实际上不是我留什么,而是吉利让我留什么?实际上我留下的就是一个有造车能力的研发团队。这个车展是我阶段性工作的总结。实际上我们把整个产品线屡顺了,是五大技术平台,15大产品平台,能够延伸出来40余款车型。
今年有三款新车上市 明年推中高级车和SUV
新浪汽车:据了解吉利今年有三款新车上市,能介绍一下吗?
赵福全:一款是金刚HRV,也就是金刚两厢;一款是经济型轿车吉利熊猫;再有就是吉利的第二代跑车中国龙。按照我们的产品战略规划,基本上从现在开始,平均每季度吉利都可以推出一款新车。这次北京车展中亮相的新车中有70%~80%都会在未来两年内投放市场。
新浪汽车:今年要上市的熊猫有哪些卖点?
赵福全:我认为造型、性能、内部空间都不错,而且动力总成有多种配置方案,包括几种不同的发动机,变速箱也有手动的和自动的可选。这也是吉利转型之后主力产品之一。
新浪汽车:大家比较关心的还是中高级轿车,这也是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一个发展瓶颈。也有人提到自主品牌什么时候能够突破十万元这个档次。你觉得这很难吗?
赵福全:自主品牌要想在中高端市场有所建树,是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的。产品越往高端走,受品牌瓶颈限制越大。但是我认为这条路还是可以走的,而且非走不可。将在四月份北京车展亮相的我们自主开发的2.4L排量的双CVVT汽油机,实际上就是打造10万元甚至15万元以上的中级车的核心,搭载这款发动机的4.9米长的中级轿车也会在北京车展亮相,并将在明年量产。这样我们的市场定位就会在远景的基础上继续向高端延伸。
新浪汽车:SUV、MPV大概什么时候推出?
赵福全:SUV也是吉利向高端迈进的坚实一步,这款车也将在明年推出。MPV有家用和商用两款,上市时间也将在两三年内。
自主研发最忌讳急于求成
新浪汽车:吉利目前的研发有哪些特点?遵循哪些原则?
赵福全:过去吉利的研发力量相对比较分散,没有能够系统的整体的考虑问题。现在,在新的产品战略规划中,强调了平台制度和零部件最大化共用的概念:新车与老车之间,能沿用的零部件甚至总成都要沿用;不同车型,乃至不同平台的产品之间,则强调一定要尽可能地通用零部件。这样做既容易保证质量,也降低了开发成本和开发风险,相应的开发速度也就会显著提升。这个理念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国际上已经用了很多,最成功的例子就是丰田,这是丰田能够在极短时间内推出那么多车型的根本原因之一。今后我们也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实践。
新浪汽车:你觉得我们在做自主研发的时候,最大的难点是什么?是人才匮乏吗?
赵福全:应该说困难很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阶段强调的问题也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个人认为,事实上最难的还是怎么样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沉下心来扎扎实实把自主研发做好。急于求成,急功近利,这是最大的问题。我经常谈到自主研发四大支柱:即人才、设备、开发流程和知识积累,必须在这四个方面踏踏实实地下苦功夫。但是也不要指望马上“实现共产主义”,比如很多设备是不需要自己购置的,很多工作也不一定非要自己的团队来做,完全可以充分利用外部的资源。
新浪汽车:企业间的技术合作越来越多了。
赵福全:对,因为有些设备不仅仅是要巨大的投入,而且对专业特有人才的占用也是巨大的,如果这一个设备的利用率并不是很高的,那购买来反而会成为一种负担。因为你要有足够的操控、维护人员,甚至有些设备是需要大量数据库来支撑的,没有完备的数据库设备就等于瘫痪了。
新浪汽车:我听到一种说法,不止一个人这么说,包括大学教授也谈到,中国汽车工业要想在世界上占一席之地,它的唯一出路应该是新能源车,因为我们在传统汽车工业上落后太多。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赵福全:应该说我们在造车上跟国外的差距已经在一步一步缩小,但是在某些方面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优势。到目前为止,国内真正掌握自动变速器技术的也只有吉利,而且吉利的发动机也是自主研发的。这样我们才能保证4、5万的车还有利润空间。在新能源技术上,相对于传统技术,国内外的差距确实小一些,但是我并不认为就没有差距,毕竟人家的资源比你多,资金比你雄厚,经验比你丰富。即使在同一个起点上,也还是人家的优势,关键在于我们自己能否抓住差距较小的契机赶上去,把握住这个机遇。
什么是未来汽车的核心动力源,现在还没有一个很清晰的方向,为此吉利在能源多样化方面下了很多功夫。所以才有纯电动车、甲醇燃料车、CNG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等等开发项目的实施。同时我们也在开发满足欧洲五号排放标准的先进柴油机,这既是为了进军欧洲市场,也是在为中国市场作储备。一旦市场有所变化,我们可以迅速将不同能源动力的汽车产业化,抢占新能源动力的制高点。我的总体思路是:能源战略一定要多样化。
新浪汽车:节能方面传统汽车还有提升空间吗?
赵福全:应该说空间是有的,汽车发展了这么多年,随着技术的进步,都已经在精益求精了。但是无论是从动力总成,还是技术本身等方面,仍然还有很大的空间来优化。比如我们在汽车轻量化方面正在下很大的功夫。
吉利将保持价格优势发挥技术优势
新浪汽车:吉利战略转型到“技术竞争”,我个人认为吉利技术储备是很好的,能详细谈下吉利在研发上有哪些优势吗?
赵福全:吉利是从单纯的“价格竞争”转向以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竞争”战略上来,并不是要抛弃价格优势。吉利的产品将来既要有价格优势,又要保证它的质量和技术领先。以前我们可能过分强调了价格优势,而忽视了技术优势;或者说以前强调技术优势的时机还不成熟,能力还不具备,但现在是到了全方位发展优势的阶段了。
新浪汽车:我们看到了吉利CVVT发动机、自动变速箱、BMBS,还有哪些?
赵福全:我们正在开发满足欧洲五号排放标准的柴油发动机、直喷汽油机技术、均质压燃技术、纯电动技术、EPS电动助力转向等。
做品牌重在坚持 性价比是竞争核心
新浪汽车:吉利已经取得了很多不错的技术成果,但是现在还是受困于品牌,你觉得要提升品牌还需要做哪些工作?有了技术就能提升品牌吗?
赵福全:我认为品牌是一个企业多年来积累下来的综合竞争力的最终体现。它需要时间的积累,也需要大量的投入,更需要企业矢志不渝的高标准要求。自主品牌目前还没有被消费者充分认可,我认为也没有什么值得气馁的,更不能放弃。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做品牌不会因为某一天做了某一件事就会有巨大的提高,但只要坚持不懈地不断积累,量变总会引起最终的质变。
新浪汽车:最近大家议论比较多的是印度塔塔的小车NANO,你怎么看小型车的发展?
赵福全:我认为一味追求低价本身就是错误的做法,不应该看这车有多便宜,而是要看性价比如何。最便宜的车是玩具车,但是没有人会买来开,最多是买来玩,所以单纯的便宜不是消费者追求的。追求高性价比是所有厂家都应该努力的。我认为中国不是做不出这个车,而是老百姓会不会买。
新浪汽车:现在合资企业,包括进口车产品线不断下压,自主品牌企业应该怎么应对?
赵福全:市场竞争是很残酷的,事实上美国的汽车企业面临的外来品牌的压力不比现在中国自主品牌企业小。这需要企业无论是经营者还是普通员工都扎扎实实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过,毕竟中国人最了解中国市场,最了解我们的消费群体,尽管我们品牌有一些劣势,但是在10万元左右的价位区间,应该说老百姓对品牌敏感度并没有那么强,同时,近些年来自主品牌也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所以我们还是大有可为的。
还有就是前面说的,消费者越来越关注的是性价比,而不是单纯的品牌或价格。事实上外国的企业也想往低端走,希望通过牺牲品牌附加值来抢占低端市场。不过,国外品牌包括合资企业到底能把价位向下探多少?在下探过程中又会损失了多少?真正降到自主品牌目前的层面上,他们还会有利润空间吗?我相信他们会仔细算这笔帐的。无论如何,自主品牌还是有成本优势的。总之,我个人相信中国自主品牌的造车能力、品牌管理能力和接受外国信息并加以借鉴吸收提升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的潜在优势。
建议自主品牌别盲目进军欧美市场
新浪汽车:您目前还兼任吉利欧美汽车工业园有限公司总经理,去年吉利也参加了底特律车展,吉利出口欧美需要多久?
赵福全:我们现在也还在努力为进军欧美发达国家做产品制造销售全方位的工作,这个事情从来也没有停止过,一直都在做。去年10月我们中标了国家商务部资助的项目,是国内第一家得到资助进入墨西哥设厂的。
新浪汽车:中国市场这么大,我们有必要非要出口吗?
赵福全:这件事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想出去的人会讲出很多理由,不想出去的也会有很多理由。但是毕竟中国市场每年只有1000万辆销量,全世界有7000万辆规模,其中有2/3在欧洲和美国。美国市场尽管去年萎缩了,但还是1600万辆,这是中国2015年的乐观数字,1600万辆的市场我们一杯羹都没有,那么企业怎能做大做强呢?去欧美对我们也是一个挑战,同时又是一个自我提高的过程。但没有准备好不要急着去,我不建议盲目去,不然去了之后碰钉子第二次再想进去是很难的。所以吉利的战略是扎扎实实的,为进入那个市场做好应该准备的工作。
我跟李书福对车的疯狂是一致的
新浪汽车:你进入吉利一年半,有什么体会?
赵福全:当时来吉利是发自内心的,应该说有充分的思想准确,也是自己冷静思考的结果。来了一年半,从来没有后悔过,我想将来也不会后悔。困难比我来之前想象得更小一些。假如说没有奇瑞、吉利这样的企业中国的汽车工业是什么样的局面,这是不可想象的。一个企业最重要的是团队合作,再优秀的指挥官,没有集团军的配合,是很难打胜仗的。我一直都讲,什么叫优秀的产品,实际卖好的产品就是优秀的产品,不是自己认为优秀。但是往往很多人容易凭自己的喜好来判定这个产品,这个是错误的。
新浪汽车:李书福董事长是很有理想的,你怎么看跟他的合作?
赵福全:对车的“疯狂”我们俩是一致的。
新浪汽车:这是不是你当初决定来这里的因素?
赵福全:两个人相爱,肯定也有很多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要有感情基础,有共同的理想目标。董事长把全部身心都放在汽车上,对这一点我感触很深。他对汽车有强烈的执著和追求,外界甚至定义为“疯狂”。而我呢,对于能造出不同的车,在市场上卖起来,而且能卖得好,也会发自内心地感到高兴。现在吉利给了我这个舞台,我就要尽最大努力演好我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