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中国车市由小变大,中国国内车展的全球地位也日益攀升。北京车展从1990年举办至今,已经历经了10届,目前已经真正受到企业重视并且跻身国际A级车展行列。
车展作为企业发展战略发布、全方位形象展示的窗口,全球最前沿技术创新信息交流的平台,最高效的品牌推广宣传舞台,越来越成为企业扩大自身影响力的舞台。而随着中国车市的日益繁荣,北京车展展品品质也逐届提高,影响日趋广泛。
但是,回顾过去十年中国车市的变迁,中国车市却出现了逢双年便陷入发展低谷的波动曲线。从2000年、2004年车市有盛转衰陷入低迷,到2008年遭遇意外回落,再到今年恰逢北京车展前车市陷入冷却的“拐点”,似乎每次北京车展举办的年份,中国车市便走入调整的十字路口。
而这丝毫没有影响北京车展日益扩大的影响力和举办规模。2006年第九届北京车展,在展会规模、参展商数量、观众数量、媒体采访人数、展品品质等方面都创造了中国汽车类展览会新的纪录,在海内外引起了积极的反响。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展会现场参观,充分肯定了北京车展的积极作用和影响力。
2008年,搬入容积更大的新展馆的第十届北京车展,虽然在硬件环境方面颇受质疑,但这并没有影响参展企业以及观展群众积极参与的热情,媒体日当天,国内外1000多家媒体的近8000名记者提前进入了展馆现场,再次刷新了国内车展的各项纪录。而2009年车市的异常火爆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2008年车展跨国车企的热情参与并非偶然。
无论车市如何起伏,年销量超过1300万辆的数字证明,中国车市已经成为全球汽车消费市场重要的一部分,受到国际汽车跨国集团的高度重视。虽然每届车展现场喧嚣的扩音喇叭声、哄抢资料的不和谐之音仍然存在,但是北京车展仍然以其历史地位吸引着跨国企业巨头纷至沓来。
北京车展规模从不到400家展商、仅10万观众的普通展会,发展到有20个国家和地区、1500家厂商、超过60万观众的国际品牌汽车专业展会,是中国车市快步前行最好的缩影。
寻找自身定位
今年,以“畅想绿色未来”为主题的北京车展进入第20个年头,此次车展的展出总面积近20万平方米,预计观众达到70万人次,参展车型达990辆,其中全球首发车达89辆,再破历史纪录。
但是,这个在全球第一大汽车消费市场举办的国际性车展,到底以何种定位存在,至今仍然是国内汽车界不断摸索的问题。规模大显然不足以成为车展的特质,在谈论规模之余,北京车展能否找到自己的特色?
纵观国际五大车展,日内瓦车展以高档车、豪华车、改装车展示著称,有“国际汽车潮流风向标”之称;巴黎车展的特点在于概念车和新车居多;而东京车展则是日系车、小型车的天下,电子设备和技术也是一大亮点;北美车展是原来的底特律车展,最大的特点是新车的发布很多;而法兰克福车展则是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车展,以参展产品数量之庞大和齐全而闻名。那么此次20周年的北京车展特色之路在何方?
从今年车展组委会官方提供的数据中,似乎可以隐约找寻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在本次车展上将有全球首发车89辆,其中自主品牌的全球首发车占了多数。不难看出,今年的北京车展将成为展示自主品牌的大舞台。而立足本土企业和中国市场,则最有可能成为北京车展的独特气质。
五大国际车展的特点都是与车有关,概念车、顶尖技术、新产品等,而这些在短期内与消费者的关系不是太密切。如果要有特色定位,北京车展完全可以走一条贴近观众、贴近消费者的亲民路线。而这,也与跨国车企参加北京车展最根本目的相契合。
而从北京车展的自身定位上,则可以看出中国市场在全球汽车价值产业链上所处的位置。中国虽然已经晋级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然而,巨大的中国市场仅仅只是全球汽车巨头的狩猎场而已。中国的北京车展之所以迅速跻身国际A级车展,与中国车市迅猛发展不无关系,相对于美国、欧洲、日本等传统汽车市场,中国车市就像一块尚未开垦的淘金地,几乎可以左右跨国车企未来五年甚至十年的发展趋势。
但与此同时,中国民族汽车产业则面临大而不强的尴尬局面,国内汽车业界去年年底至今也在奔走疾呼,中国汽车产业真正做强才是根本。在北京车展这个中国本土的国际级车展上,自主品牌每届都发出强于往年的声音和气势,这也应该成为中国汽车产业逐步走向强大的标志。
另外,能够从另一方面真切反映出中国汽车制造软实力的汽车展览会,也应从参展、观展氛围、服务水平等多方面加以提高和完善。今年,北京车展组委会便承诺,将加强对车展现场噪音的监测,力争营造和谐的观展环境。
虽然今年中国车市有可能再次陷入双年回落的历史怪圈,但是有一个事实不容忽视,那就是逐渐找准自身定位的北京车展正在见证和记录着同样走向成熟的中国车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