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汽车业的盛会第十一届北京国际车展正在高调举行。而在汇集了全球所有的最顶尖的新车靓车中,95辆新能源车的露脸,不但当之无愧地成为了车展现场最靓丽的“绿叶”风景,也如一股清风,为经济危机后的汽车业吹进了新鲜的氧气。正如此次车展的主题所言,“绿色畅想未来”。新能源车攀上汽车业顶锋,还要走过多少崎岖路?
应运而生
4月11日,负排放概念车“叶子”在上海世博会会场全球首发;12日,百公里综合油耗仅为6L的国产混合动力凯美瑞下线;14日,国内油价再次全面上调……短短数日内,业界的消息已经清晰地表明,“新能源攻略”必定要在北京车展以及汽车发展史上勾画出浓重的一笔!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毋庸置疑,新能源车之所以能够在当下大放异彩,成为未来车市的主流产品,与当下全球的经济、环境大形势密不可分:数百年来的无节制开采使石油资源严重短缺,世界对于开发新能源的呼声日渐高涨;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经济风暴是人们饱受违反自然、经济规律之惩罚;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让一口新鲜的氧气都更加珍贵;而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又是人们觉醒到:保护环境已经到了迫在眉睫之时!
事实上,新能源之风吹进我国汽车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早在2002年,长安汽车就已制造出了我国第一款纯电动车样车。目前国内的领先汽车制造企业,无一例外地在进行新能源车的研发与制造!
“内热外冷”的忧患
纯电动概念车、油电混合动力车、混合动力车底盘、天然气车动力总成……当这些曾经陌生的字眼逐渐被人们所熟知,新能源车生产厂商抢占市场先机的满腔热情却遭遇了市场的“冰冷严冬”:经历了数年的发展,直至今日,新能源车的订单还局限在政府机构和公共交通方面,这从全面启动个人销售的比亚迪今年电动车1000辆的销售目标就可见一斑。
新能源车的推广为何曲高和寡?
当其性能优势被市场肯定后,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在新能源车刚刚兴起的当下,所有的“新能源车型”及“环保车型”的成本价格都要远远高于同档次的传统汽油柴油车。
严峻的事实面前,一方面,对于消费者而言,如果使用新能源车所节约下来的之处抵消不了他们购车时多花费的支出,那么传统的汽油车依旧是他们的首选。纵观国外,通常政府给予个人购买电动车的消费者一定的补贴,降低购车成本的同时提高私人购买的积极性;而在我国,虽然国家也出台了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政策,但其受用对象并不包括个人购车者。对于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细则,目前已上报国务院待批,出台时间成为众所期待之事,新能源车“因成本问题导致车价过高而无法实现产业化”的局面有望得到彻底改变。另一方面,对于汽车厂商而言,居高不下的成本依旧是其亟待攻克的主要难关。当前,由于技术研发以及产业化发展资金投入的不足,加上受传统能源汽车技术的制约,我国新能源汽车总体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突破瓶颈
中国汽车业由“大”到“强”之路如何走?毋庸置疑,研发新能源汽车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然而,梦想照进现实之路注定不会平坦。政府、企业和消费者都做好准备了吗?节能、环保、节省使用成本是消费者心目中新能源汽车的最大优势。目前,制约我国新能源车发展的瓶颈众多,亟需逐个突破。
由于成本、基础设施条件及自身产品可靠性等原因,无论是混合动力还是纯电动汽车,国内企业还处于产业化边缘,短期内难以推出技术可靠、较为先进、成本适中的新能源汽车。因此,对于企业来讲,应集中精力,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并形成量产能力。
加快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还应进一步完善制定并发布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战略,明确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技术路线和产业发展目标。稳步推进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以示范带应用,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进入良性循环。
“畅想绿色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由当今到绿色的未来,其蜕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如何迎接新能源车产业化的到来,如何占领先机,如何避免资源浪费?我们期待经过政府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使未来环保技术和当代汽车工业与最新科技达到完美结合,在中国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的同时,带领民众走进汽车的新境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