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营销战略创新报告 |
2011年09月09日 14:13 来源:中原汽车网 作者:中原汽车网 |
根据2010年1-9月国内61家整车企业的区域市场销量构成情况可以看出:目前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的销量在汽车企业的销量占比只有不到14%。类似成都、重庆等大型城市占18%左右。而中小型以下城市,则占了总量的近70%的比重。如果按照以北上广为一线城市的传统分类方法,则二三线及以下城市已经占据了我国汽车总销量的80%以上。注:数据为2010年1-9月61家整车企业上牌量数据。城市划分标准依据中国乘用车联席会标准,主要按照人均GDP等经济指标。
二三线市场对销售的贡献以及发展潜力使得各个企业加速对二三线市场的布局。而区域市场进入企业的增多,也决定了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区域战略,这其中,区域营销战略尤为重要。
3.1.2 汽车企业大区制现状
按照上述汽车企业2010年1-9月的销量情况分析,从分国别车型看,在区域市场上,日系车在特大城市相对卖的最少;德系车市场比较均衡,除一线市场外,其余二三线及以下市场销量平均;法意系车在大中型城市卖的好;韩国车在乡县卖的好;美系车与德系车情况类似,除特大城市外都比较均衡;国产车型在中小型以下城市卖的最好,特别是县乡市场。
为了抢滩未来最具希望的中国二三线市场,各车企纷纷进行差异化的区域营销模式,探讨和尝试区域营销运作。目前汽车公司实行了各种不同的区域管理模式,但透过表象的不同,与区域化和扁平化两种营销思想相对应,还是可以归结为两种主流的销售管理模式:大区制和督导制。
大区制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对于区域来说,更重视的是短期区域销售目标,对企业的长期目标,以及品牌提升等诸多战略性问题缺乏长远规划。因为这个原因,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将市场决策权回收总部。
3.2开拓新市场案例:韩国汽车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轿车市场,而且也是世界利润最高的轿车市场。据分析,日本汽车制造商的利润大部分来自北美市场。不难想象,各国汽车制造商都想打入美国市场。但在过去的几年中,进入美国的汽车商中韩国的现代汽车取得显著的成功。分析原因有三个有利因素,即:
1.时机有利。当前世界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但由于国与国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对一个国家的贸易壁垒可能成为其他国家打入市场的绝好机会。由于日本对美国的汽车出口受到所谓“自愿配额”的限制,出口数量停留在每年230万辆上。日本采取了向高档车转移的方针,逐步提高售价。美国的三大汽车商出于最优利润的考虑,采取了保持销量、提高售价的做法。这就使低档小型的经济车的市场出现了缺口。这给韩国汽车提供了打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2.币值有利。由于韩元对美元是稳定的,比价基本不变。因美元对日元大幅度贬值,韩元对日元也就相对贬值,这就使韩国汽车的美元成本大大低于日本汽车的美元成本。
3.员工素质有利。美国轿车工业趋向于“夕阳工业”,三大美国汽车商相继关闭多条生产线、解雇工人,新一代有才华的青年都不愿去汽车业谋职,使得工人年龄相对上升,素质相对下降。而韩国的汽车工业正处于上升时期,汽车工人社会地位很高,汽车厂可毫不费力地招到最优秀、最能干的工人,而其工资只是美国汽车工人的十分之一。现在韩国汽车工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比日本的34岁还要年轻7岁。
在自己的产品上,现代汽车采用的并不是当代最先进的汽车技术,而是20世纪80年代初日本三菱汽车公司技术,这一技术在美国市场上已有5年历史,产品可靠、耐用、标准度高,维修非常方便。与之成为对照的日本铃木汽车,采用的是当代最新技术生产的马达,油耗量是轿车问世以来最低的,但其维修难度相应上升,产品成本也相应偏高,而其可靠性、耐久性还是一个问号。
在产品的价格上,现代汽车采用了快速渗透定价策略,比同等级的日本车定价约低1 000美元,被美国汽车界评为“日本技术,韩国价格”。
现代汽车采取了在产品的开发与生产过程中联合,但在销售环节上独立,保证100%的销售控制的市场运作方法。
在渠道上,现代汽车选择了先出口加拿大,后打入美国的迂回路线。加拿大市场与美国市场极为相似,世界主要厂商均在加拿大销售汽车。由于加拿大市场比美国市场小得多,有问题易于发现,也易于及时解决,代价也小得多。现代汽车采取了“少而精”的网点策略,在全美只建立了总共200个经销点,使每个经销点都有较高的销售量,保证了经销商有厚利可图。
|
关键字: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