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的火爆让业内普遍对于未来的发展空间充满了渴望。然而,空气污染、温室气体排放、石油消耗和城市拥堵四大问题的困扰,已成为汽车业绕不开的难题。
按照产业规划,新能源汽车在2020年将达到累计销售500万辆,才算真正进入大规模普及阶段。对此,参与车用能源研究的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院长杜江凌认为,新能源车要真正实现市场化,需要跨行业的合作,除了整车企业外,还包括城市规划、交通管理及可替代能源生产企业以及基础设施企业进行合作,才能实现中国的车用能源变成可持续的发展。
“中国的市场空间有多大,目前还不能确定,但肯定不能按照千人保有量来定义。”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杜祥琬在中国车用能源论坛上表示,如果按照美国千人保有量标准,中国达到类似的人均能源消耗水平需要4个地球的能源。
据了解,依据经济学上的估算,汽车产销量增速应该是GDP增速的1.5倍,以此推算,中国汽车千人保有量的快速增长期将出现在2017-2034年之间。截至去年年底,全国汽车保有量首次突破1亿辆大关,从全世界范围来看,千人汽车保有量为120辆。而中国目前千人汽车保有量只有54辆,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然而,在近日发布的《中国车用能源展望2012》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对车用能源需求管理,包括石油、天然气、生物燃料等多条车用能源路径以及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技术在中国车用能源可持续转型中的作用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估。
杜江凌认为,去年中国原油的对外依存度已经达到了56%,而且柴油与汽油的比例严重失调,柴油非常短缺,如何保证可替代能源持续地供应,需要更多中国车用能源政策与制度安排。
“车用能源实际上是一个非常综合的问题,它实际上牵扯到能源工业跟汽车工业,同时也是在一个大交通环境底下,牵扯到了乘用车、商用车,包括铁路、公路等等不同的交通体系。另外跟政策有直接相关。同时要想把这样一个大系统研究清楚,必须用非常严谨的科学态度,有大量的数据支撑。”杜江凌表示,只有解决了因经济发展、出行需求快速增长带来的对汽车行业及能源行业的巨大挑战,才能战胜困难并实现汽车行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据了解,为获取真实路况下新能源汽车的运行数据,国内车企的路线大多是先推广新能源公交车,以此带动私人市场。 杜江凌表示,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通用汽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城市交通系统蓝图,描绘出一个零油耗、零排放、零堵塞、零事故的未来交通愿景。但目前的实际情况是,通用的新能源车型已在上海、北京和天津等城市进行了示范,但能否推动市场跟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时间的考验。
事实上,在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进程中,目前真正属于私人购买的寥寥无几,大多是以政府、企业名义购买并应用于公共领域的新能源车。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私人市场开启如此缓慢,很大程度在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战略布局,并非消费者不愿意接受暂时只能代步的新能源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