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品牌 新能源还不如搞小排量
“在当今的汽车行业,新能源汽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高科技的代名词。 ”全国乘联有关分析人士昨日说。
“电动车的真正普及离不开政策和基础设施的支撑。 ”在昨天的北京车展上,比亚迪、长城、众泰等多家车商说,从目前来看,能够满足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车使用的基础设施仅在全国个别城市得到小规模发展。而在政策方面,也仅深圳、杭州两个城市公布了购买新能源汽车的补贴方案。在技术层面,电池的成本仍高达15万元左右,价格相当于一款传统的中级轿车。
稍稍值得庆幸的是,工信部刚刚发布了《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规划对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政策层面提出了实现路径。与此同时,该规划还预计,到2015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计划达到50万辆,尽管现实是,今年一季度,国内新能源汽车的销量仅万辆左右。
“与其追求还远离现实的电动车,不如将节能减牌的小排量轿车做好。”面对自主品牌汽车的大型化,中汽协一位分析人士不无忧虑地说,随着自主品牌全线向高端发展,经济型小排量轿车市场却已被外资和合资企业大量蚕食。
洋品牌 新能源车无法利益最大
跨国公司在国际上已经有了成熟的新能源汽车技术,他们的新能源汽车已在全球热卖。比如,丰田汽车普锐斯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360万辆,通用汽车volt上市第一年也取得了近万辆的销量。在2012年北京车展上,这些新能源汽车被展商作为自身技术能力代表而重点宣传.
但可惜的是,这些新能源车在中国同样发展缓慢,而外资品牌的传统能源车在中国却大卖。
“这也是利益的问题。”全国乘联分析人士说,跨国公司在中国缺乏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动力。首先,还是政策问题,与国产新能源汽车可以享受补贴不同,补贴政策并没有将进口车包括进去,因此消费者不可避免地面对相当高的购车成本。
“这就像卖手机的公司一样,即使他已经有了更高端的技术,他们也要一代代推,否则利润如何保证? ”来自国内一家合资企业的财务负责人说,和经济型轿车相比,在中国市场,中高档轿车是最挣钱的产品,而没有规模效应的新能源汽车不但不赚钱,还亏本。利益最大化的汽车企业没有理由大量投入新能源汽车的量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