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国家发改委下调汽油和柴油价格,每吨分别下调330元和310元。在经过了多轮上涨行情后,终于迎来了今年的首次下调,由此还引发了一场大讨论:中国油价到底高不高?到底应该以何种标准来衡量油价高低?是裸油价,还是油价负担?
油价不高的三个“伪命题”
中国的油价到底高不高?有机构日前发布的一个油价对比报告显示,中国油价排名第42位,说明油价不高,而且有以下几个观点做支撑。
第一个伪命题就是,裸油价并不高,与美国相当。
单纯以绝对价格为标准的油价衡量体系,就像崔健唱的那样:那天是你用一块红布,蒙住我双眼也蒙住了天。按照汇率计算出来的油价诚然不算高,仅全球第42位而已,但是,国人是用怎样的收入水平承载着这样的油价呢?中国内地人均日收入为16美元,1加仑97号汽油价格5.31美元,约占其国民日均收入的34%。在中国香港买1加仑97号汽油价格约占当地居民日均收入的8.8%;挪威的这一比重仅为3.6%;而在美国,1加仑汽油价格约占其国民日均收入的3.1%。
其次,为高油价辩护的另一个伪命题是: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高达57%,低油价会加剧“能源危机”。有业内人士表示这其实更加不成立。日本的石油对外依存度比我国更高,油价也的确比我国高,当前约合11.8元每升,比我国大约每升高50%左右。但按照2010年日本人均收入约合30万元来计算,油价负担或者叫“油价痛苦指数”仅为我国的1/28。
第三,“消费习惯”论更是伪命题。有专家表示,我国油价高是因为大家都买大排量的车。可是,你看看公车的排量,再看看私家车的排量,差距有多大?数据或许只能说明态度,而直观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在收入水平仅为发达国家十几、几十分之一的情况下,谈论什么“裸油价”更有失公正。
油价负担才是衡量的唯一标准
面对以上“油价不高”的三个伪命题,我们必须剥茧抽丝,去伪存真。
彭博社根据欧洲能源门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及彭博社其自身公布的数据等进行统计分析公布出了一份全球油价报告。在这项报告中,公布了全球人均日收入在4美元以上的55国家及地区油价排名及油价负担排名。
在这项调查中,全球油价最高的三国分别是挪威、丹麦、意大利;最低的三国分别为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油价负担排名最高的三国分别为印度、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而油价负担最低的三国为委内瑞拉、科威特和阿联酋。中国油价全球排名第42,油价负担排名全球第4;中国香港全球油价排名第7,油价负担排第31名。
全球排名第一的挪威97号汽油油价高达9.86美元/加仑,折合人民币16.15元/升。挪威将油价上的高利润用来补贴社会福利,例如大学教育全免费以及完备基础设施建设等。虽然挪威的油价全球最高,但挪威人每日人均收入为270美元(1705.6元/天),一加仑汽油的价格也只占挪威人一天工资的3.6%。所以挪威的油价负担排名在55个国家中仅排48名。
油价负担排名第一的印度,油价为每加仑6.06美元,折合人民币10.11元/升。印度人均日收入为4.5美元(28.4元/天),该国一加仑汽油价格约占其国民日均收入的135%。由此可见,裸油价并不能真实反映一个国家油价的高低,只有油价负担才具有横向比较性。中国国内油价负担全球排名第4,你还敢说油价不高吗?
油价还有可能继续降低
近日,国际原油价格受经济利空等因素影响呈现跌势,多家机构监测的三地原油变化率也一路下探。机构认为,若原油延续跌势,最快本月底三地原油变化率将达到-4%。继5月10日成品油价下调后,6月8日国内成品油价下调窗口有望再度开启,且降幅可能超过300元/吨。
一些民营加油站由于机制灵活,在国际油价下挫时,都纷纷降价促销。而只有“两桶油”受“成品油定价机制”中降幅和工作日规定的影响,一直以来是涨多降少,高涨低降。作为主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石油价格对物价影响甚大。因此,笔者呼吁有关部门不要再拿伪命题来忽悠市场和消费者,我们需要一个真真正正与“国际接轨”的油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