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没有官方确认,有关斯巴鲁国产项目搁浅的小道消息却是一天比一天多了。甚至已经有媒体在报道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的时候冠以“败走麦城”的标题。而奇瑞掌门人尹同跃却在一个多月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明确表示奇瑞与斯巴鲁仍在“热恋”当中,这也让坊间对于斯巴鲁的国产前景说法不一。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就此连线奇瑞汽车,一名工作人员表示,关于和斯巴鲁的合资项目,目前没有进一步官方消息可以披露。一切还在协商推进中。汽车营销专家张志勇表示,尽管奇瑞一直否认斯巴鲁国产项目搁浅,然而从富士重工方面传递的信息却可以解读出不同的答案。
前不久,富士重工总裁吉永泰之称,原本拟在2016年3月之前在中国建成一家合资企业并投产,但向中国政府递交与奇瑞成立合资公司的申请一直未得批复。由于无法在原定的时间内与奇瑞公司启动在中国本土生产汽车,从而将2015年—2016年度全球销售目标从90万辆调低至85万辆。同时,富士重工还宣布该年度斯巴鲁在华销量目标将从18万辆下调至10万辆。
此外,富士重工拟投资约400亿日元,在美国印第安纳州打造一家年汽车产能在10万辆的新工厂。该工厂计划在2015年4月起始的财年里投入生产。吉永泰之在今年5月也公开表示,该公司将会优先加强在美国市场上的汽车生产。张志勇认为这是富士重工暂缓在华国产的又一信号。他说,“厚此必然薄彼”。
尽管吉永泰之否认放弃在中国的建厂计划,并表示“希望寻找一切可能性,寻找实现目标的途径”,依然有观点认为富士重工近期的行动已经意味着其单方面宣布奇瑞斯巴鲁合资项目的“流产”。
斯巴鲁和奇瑞的拉锯战
关于该项目搁浅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根据中国政府合资审批政策,一家外资企业在中国的中方合作伙伴不得超过两个。丰田汽车持有富士重工16.5%的股份,是为富士重工最大股东的丰田汽车在华已经有了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两家合资公司,因此斯巴鲁国产项目难以通过审批。
对此张志勇持有不同观点,他认为,尽管丰田汽车是富士重工的第一大股东,但是并不控股。其次,奇瑞汽车位列发改委规划的汽车产业“四大四小”之列,对于它的发展,政府一定会大力扶持,关于合资名额的限制,很难说没有变通的方法。
还有一种猜测是,奇瑞斯巴鲁合资卡在了发改委控制中国汽车产能这一块。张志勇说结合大众、福特等在华建新工厂,就知道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他认为,奇瑞斯巴鲁项目搁浅的最大可能就是斯巴鲁的合资条件过于苛刻,不能满足奇瑞汽车或者政府方面的需求。他指出,如今建立合资公司和以前有很大不同。过去中国汽车产业是零起步,对外资是极大需求。而如今,随着中方话语权的提高,中方期望得到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先不论“合资自主品牌”的究竟,其诞生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表明了中方对待在华合资的外企的态度变化。
他认为,从中国政府方面,极有可能不仅希望斯巴鲁推出合资自主品牌,甚至能够直接有助于在自主品牌这条道路上走入战略转型的奇瑞汽车。
而斯巴鲁在合资方面一向保守,不难想象其为保护自己的技术权益而提出的种种苛刻条件。这就造成了奇瑞斯巴鲁项目的停滞。而奇瑞一直对外宣称“正在磋商中”,应该就是双方一直就某些问题无法达成统一,都在试图说服对方,陷入了一场互不相让的“拉锯战”。
斯巴鲁对华市场信心不足
张志勇认为,斯巴鲁本来就是小众品牌,在中国市场份额很小。在2011年7月,富士重工为该公司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旨在到2016年3月前使其全球汽车产量增长40%至90万辆,而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是使在华销量增长2倍。
随着中国B级车市场的加温,国产化的推迟给其带来的损失是显而易见的。如果不国产,就不能带来规模上的提升,销量也就很难上去。而由于不能国产,只能依靠进口,其人工、物流等生产成本的居高不下也会在长远的市场中导致其优势削减。这并不是斯巴鲁第一次启动国产项目。上世纪八十年底,斯巴鲁就在诸多外资车企不看好中国市场的情况下,主动到中国寻求合资。
1989年富士重工联合贵州航天工业有限公司,以技术合作的方式涉足中国汽车市场,生产“云雀”牌轿车。但是富士重工在技术转让上十分保守,导致“云雀”产品在市场竞争中先天不足,双方合资陷入僵局。
1992年,斯巴鲁又将日本畅销的微型车斯巴鲁REX引进到贵航云雀生产,企图扭转局面。然而由于竞争对手铃木的冲击,该车型在最初的十年里仅售出1.2万辆,。
1998年,富士重工联手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新加坡陈唱公司,合股投入4.5亿元人民币重组成立贵州云雀汽车有限公司,但依然无法挽回局面。
2002年,斯巴鲁无奈地选择退出国内市场。
张志勇认为,斯巴鲁之所以在华第一次本土化失败,除了当时中国汽车市场的自身原因之外,其在技术转让上的保守是直接原因。2004年,富士重工改以进口方式向中国市场引入斯巴鲁品牌车型。2008年该品牌在华销售1.8万辆,2009年是3.5万辆,2010年则增加到了5.7万辆,同比增长62.9%。
斯巴鲁中国高层早在两年前就曾表示,一旦斯巴鲁销量达到5万辆,就可以考虑在中国设立工厂。2011年5月斯巴鲁与奇瑞签署框架协议,双方约定在大连共同投资24亿元建工厂生产斯巴鲁汽车。
然而,在国产项目由于双方各有所持陷入僵局状态的同时,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也进入了瓶颈期。2010年,斯巴鲁在华销量为57138辆,而其2011年的销售量为57198辆,仅仅有60辆的增长。张志勇分析,前几年斯巴鲁在中国市场的迅速发展和“SUV”热密不可分,即便国产项目顺利,双方推出国产车也是两年后,而中国的这股“SUV”热很显然已经从高峰开始回落。
他认为,对未来中国市场信心的缺乏也导致了斯巴鲁暂缓国产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