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动”的春天 只有“规划”是不够 |
2012年08月01日 11:45 来源:中原汽车网 作者:中原汽车网 |
前不久,酝酿两年之久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正式发布。按照规划要求,到2015年,我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力争达到50万辆;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燃料电池汽车、车用氢能源产业与国际同步发展。虽然对于如何补贴新能源车依然没有明确细则,但目标出来了,蓝图画得很美好。也许新事物的发展过程总是比较曲折,记者从杭州车市调查发现,大家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接受程度还是不高。到底哪些“刻板印象”造成了消费者的顾虑?
厂家热情探索 市场反应平淡
“新能源不过是一个概念”,说到新能源汽车,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感觉,它似乎离我们很遥远。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不断亮相。在街头,我们看到了纯电动的公交车、出租车。在4S店里,我们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电动车、混合动力车。新能源逐渐从“概念”变成了“现实”。
各大汽车厂商在新能源方面的动作越来越频繁。从奥迪推出第一款量产混合动力车Q5 Hybrid,到宝马与丰田联合宣布深化合作发展混合动力技术,无论是奥迪、宝马还是奔驰、雷克萨斯,豪华车品牌显然都希望在新能源这块未来最具潜力的市场夺得先机。相比之下,因为受到技术水平、资金的限制,国内汽车品牌的动作就弱了一些。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较有影响力的混合动力车,依然是以丰田为代表的外资品牌车型。 虽然从生产层面上,厂家研发新能源汽车的积极性挺高,不过从市场销售情况来看,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信心依然不足。
据一家比亚迪经销商透露,该品牌旗下的F3DM作为一款混合动力车型,目前的销量就不多,以政府采购为主。这款车的车价是16.98万元,扣掉政府补贴5万元,目前售价是11.98万元。“真正了解新能源的消费者不多,购买混合动力车,他们还是有很多顾虑。”该负责人坦言,虽然有补贴,但是购车者关心的显然不仅仅是车价。
本土品牌让大家有所顾虑,豪华品牌同样难逃尴尬。宝荣宝马4S店的副总经理胡雅慧表示,目前店里没有再进混合动力车型,去年倒是有卖过一阵子。她说去年店里总共卖出了10多台包括X6和7系在内的几款混合动力车型,明显感觉到这种车子比较难卖,因此今年没有再配货。“他们还是觉得买这种车子有点风险,感觉自己像小白鼠。”胡雅慧认为,对新能源技术抱有怀疑,是多数人不愿意购买的主要原因。
奔驰S400也是一款混合动力车型,在市面上的销售情况也很一般。奔驰东星行的销售经理蔡红芳表示,这款车子本身到店的数量就不多,消费者的接受程度也不高,很多客人都会担心混合动力的车子功能不稳定。
担心技术纠结价格 光有“规划”似乎不够
一方面是车企在混合动力方面的苦心孤诣,一方面是消费者的信心不足。到底哪些“刻板印象”造成了消费者的顾虑?而“规划”的发布,对于解决这些顾虑又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目前比较主流的新能源汽车主要是电动车,其中包括了纯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而各大厂商着力向市场推广的是后者,诸如雷克萨斯刚上市的ES系列、丰田普锐斯、君越eAssist、凯美瑞·尊瑞都属其中。
对于混合动力车型而言,电池问题是最核心的技术问题,包括电池是否安全环保;是否具备轻量、轻体积同能贮存尽可能多能量的较大能量密度;是否有等同甚至超过车身寿命的使用寿命,这些都是购车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大多数混合动力车型面市的时间不长,这方面的表现没有经过现实考验,光光通过厂商发布的信息来考量,显然缺少说服力。
除了对新能源技术的考量需要时间,对于消费者来说,最直接的考量还包括了价格。早年普锐斯刚刚进入中国市场时,混合动力版要比普通燃油版贵上将近一倍,这种鲜明的价格差,也导致了很多人觉得新能源车太“烫手”。近年来厂商虽然在价格方面似乎做出了让步,不过混动版始终要比燃油版贵上一些。不太愿意算细账,没能考虑到将来节油问题的消费者,往往就不愿意多花钱买新技术。 为了对付这个问题,有些车型就干脆只出混动版。最近刚刚开售的本田CR—Z就采用了这种方式,28.88万元的车价,只有混合动力版,据广本顺天店总经理绍贤彬介绍,目前到店询问这款车子的客人颇多,大概因为没了和燃油版相比的价格劣势,或许消费者对这样的价格接受程度会更高。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前不久发布的规划,对于解决他们在价格和技术方面的顾虑,短期内没有太直接的作用。即使混动版的价格与燃油版持平,还是有很多人宁愿选择技术成熟的燃油版,更何况目前针对新能源汽车的补贴细则尚未出台。 不过,这次规划对于发展新能源还是有重要的指向作用。毕竟它意味着将来或许会有更多对于购买新能源车的利好消息。比如对于限购、限牌、限行,针对新能源车的特殊对待,这些都是值得期待,并且能对购车者起到驱动作用。
|
关键字:规划混动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