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强暴雨。在这场特大暴雨中,水淹出险的车辆较多,根据北京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京各财产保险公司共接到机动车辆保险报案19547笔,估损金额约9882万元。近万辆汽车在水中“趴窝”,却并非每一辆都能顺利理赔。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自己的车明明上了全险,但在进行理赔的时候,全险却并不“周全”。
很多车主最后被保险公司告知,要自掏腰包好几万元修理进水的发动机。因为全险中的车损险,只包括车辆涉水所造成损坏的基本理赔,并不包含因涉水造成发动机进水后所导致的发动机故障。而很多车辆在暴雨中涉水而行,恰恰最危险的情况就是发动机进水后熄火。
按照保险公司的规定,汽车被水泡后,如果购买了涉水险,那么即使发动机受损也可走保险。没有购买涉水险的,在汽车遭水泡后,除发动机外,车子其他受损部位可走车损险,发动机的维修只能车主自己掏钱。
然而,在很多车主自以为很全的全险车辆保单上,却根本找不到“涉水险”这个词。事实上,涉水险的全称是车辆涉水行驶损失险,可很多车主在购买保险时却根本没有听保险公司推荐过这个险种。为什么在车险众多门类中,它却独显冷门?
答案其实也很简单,涉水险保费较低,由于它属于车损险的一种附加险,通常都在百元上下;而如果车辆发动机因进水而损坏,大修的费用可能要高达数万元甚至更高,所以涉水险赚钱不多,麻烦却不少。有些保险公司考虑到自身的经营效益,还会制定一些更有利自身的一些免责条款。比如大多数保险公司都规定,如果车辆被水泡后,造成熄火,车主盲目尝试启动车辆,而造成的发动机损坏或故障,保险公司一律不依据涉水险进行理赔。
一方面,车主们对于车险理解并不透彻,认为上了车辆全险,其他附加险并没有太大作用,因此造成了涉水险投保率低,遇到这次暴雨的突发情况后,便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也不得不说,保险公司并没有把完整的保险信息传递给投保者,更多是从自身经营效益考虑,刻意淡化了一些险种的必要性。
而当下,经历了这场暴雨的侵袭,大量车主必然会涌向保险公司购买涉水险;对于保险公司而言,与其退却观望,不如果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众涉水险保险意识,提高投保率;同时更要积极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涉水险承保理赔经验,科学厘定涉水险费率,根据业务赔付情况,建立与自身保障责任相匹配的费率定价和形成机制,激发商业保险公司销售意愿,从而确保涉水险这一产品有效供给,最终服务保障民众的财产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