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牌“最贵铁皮”价格跳水 |
2012年08月13日 08:56 来源:中原汽车网 作者:中原汽车网 |
“本月私车额度最低成交价57700元……恭喜您已成交!”7月21日,上海市宝山区的卞先生收到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发来的短信通知后,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7月份,和卞先生一样参与上海私车拍照投标的共有26526人,是近年来人数最多的一次。最低中标价57700元,相比6月份上涨1900元。
“最贵铁皮”价格跳水
7月21日,上海“新增机动车额度启用后3年内不予过户”新政正式实施。作为“沪牌四条”中的前两条,增加机动车额度投放量和延长过户年限至3年被认为是上海私车额度6月份大跳水8200元的直接因素。
“沪牌四条”具体内容是:一是保持一定的机动车额度投放量;二是自今年7月起,将私车过户年限从目前的1年延长至3年;三是研究二手车额度交易纳入拍卖平台统一管理的可行性;四是研究市民提出凭购车发票购买新增机动车额度标书的建议。在更有威力的后两条还未实施的情况下,6月的直降给民众带来很多猜测,大多数人认为,7月份价格会再跌一些。然而,价格跳水只维持了一个月,沪牌私车额度竞标价便发生逆转。
除竞标人数激增外,7月19日召开的上海市交通情况新闻通气会传达的消息被认为是推高7月竞标价格的另一主因。在会上,上海市交通管理部门表示,将严格实行高架道路高峰时间限行管理,启动研究延长高架道路对出租车空车和非本地牌照车辆限行时间的政策。不少本地车主认为,这一举措无疑对外地牌照车的出行形成打压,上海本地牌照的价值则得到进一步推升。
代拍“肆虐”
7月14日,是上海7月份私车牌照拍卖登记的第一天,也是范新贵这个月最忙碌的一天。上午11点45分,盛夏的太阳直射下来,行人在路上没走几步就热得满头大汗。范新贵顾不得这些,他守在路口,看见一个进出上海市闸北区共和新路3550号的人,他就拿着宣传材料上去搭话:“车牌代拍,最低价最多加200成交,不成功双倍赔偿。”
范新贵所在的位置是上海市指定办理投标拍卖登记手续五处地方的一处。他的工作就是在登记竞标的人群中寻找对代拍感兴趣的客户。所谓代拍就是收取一定服务费,全权代理参与竞标过程,竞拍成功后再通知客户前来办理相应手续。他所在的公司规模不大,只能在路口揽客,“里面有家更大的,他们在里面包了场,让别人以为自己是国拍公司的。”范新贵指着里面的拍卖登记处告诉记者。
记者以竞标客户的身份进入拍卖登记处,进门左侧就看到一男子坐在桌旁,一边递发含有竞标软件客户端光盘的竞标须知,一边回答代拍业务咨询。另一女子四处活动,同样在招揽代拍业务。这两人就属于范新贵提到的“包场的代拍公司”,他们提供的名片上印的单位则是一家二手车交易公司。他们透露,一上午已经“签”了差不多100名客户。
随后,记者赶到福州路108号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作为核心拍卖处,这里从事代拍业务的有将近20个人。他们拥堵在国拍公司门口,对每一个进出的人 “狂轰滥炸”,用的宣传口径也与别处差不多,无外乎“超高命中率”、“最低价最多加200成交,超过部分全额赔款”、“专业拍牌,软件秒杀”等等。
记者询问国拍公司工作人员对代拍行为的态度,该工作人员没有回答,而是往旁边的公示牌一指:“上海国际商品拍卖有限公司……从未与所谓的代拍公司等其他单位或个人开展任何形式的合作及业务往来。”记者致电上海市交通港口局,工作人员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交港局年初对竞拍程序进行了升级,服务器端也做了后续更新。同时,他强调:“这种更新主要是针对秒杀软件,对普通用户竞标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问题多多
代拍,看似简单,实际问题多多。用户反映,沪牌代拍有三处值得怀疑:一是代拍业务是否违法的界定,二是代拍成功率是否有虚假宣传,三是遇到问题消费者如何保障个人权益。就代拍业务是否违法的问题,一位律师告诉记者,如果代拍是帮朋友的个人行为,就是私人委托;如果是公司规模性的牟利行为,就要看公司的经营范围内有没有相应项目或资质。
记者登录上海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网站,查询一家从事代拍服务的二手车经销公司的企业营业执照,显示其经营范围是“二手车经销,二手车经纪”,并不包括代拍。另一家代拍公司则披了“电脑硬件软件维护服务”的外衣,跟车、代拍毫无关系。也就是说,上述二手车经销公司从事代拍服务涉嫌非法经营。
此外,代拍成功率绝非商家说的那么神奇,遇到问题想要维权也绝不容易。2012年6月,史先生在淘宝上购买了沪牌代拍服务,最后并没有拍中,史先生告诉记者,当时同一批购买的顾客当中有不少都因为没有拍中而选择了退款。记者根据史先生提供的淘宝店地址,查看店铺30天内服务情况发现,7月21日竞拍结果出现之前,近30天退款率为3%,而到了22日晚上这个数字已高达43.93%,当月购买代拍服务的人中有四成左右因为竞标失败选择退款,竞标成功率远远低于很多代拍宣称的“99%成功率”。
代拍不成功,店家所谓的双倍赔偿也成了“浮云”,一位想要“讨回公道”的消费者愤慨地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没有协议或者合同,能得到赔偿吗?而且退款相当于交易不成功,还不能评价。所以才敢那么嚣张!”而上海市杨浦区的一位消费者是到店内签的代拍协议,没拍到对方也不肯赔钱。后来找来警察介入此事,才成功获得赔款。
拍卖款去了哪儿?
围绕着沪牌热议不休的,除了高价、代拍之外,还有拍卖收入。
2012年6月25日,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执业律师胡女士收到了一封挂号信。这是来自上海市人民政府的告知书,其内容是:“经审查,您要求获取的信息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十四条第四款、《上海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第十二条第一款所规定的国家秘密,不予公开。特此告知。”
2008年1月31日,上海市市长韩正曾表示:“土地出让金、私车牌照拍卖收入等各界普遍关注的公共性资金必须公开。” 胡律师在跟踪批文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变化:2009年的批文被定为“机密”,2010年的批文被定为“秘密”。胡律师觉得似有解密趋势。
记者查阅发现,上海机动车额度拍卖收支情况最早公开时间是2009年。在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网站上已公布的《上海市2011年新增机动车额度拍卖收入使用情况表》中,支出类别细项增加到6类,分别是:公交购车补贴15亿,公交优惠换乘补贴9亿,老年人免费乘车补贴5.1亿,其他政府购买服务1.1亿,公交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5.7亿,轨道交通建设资金32亿。不过,胡律师认为,拍卖款去向说明太笼统,数字也不够精确,这根本不能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
关键字:上海车牌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