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远:大众要向宝马看齐 一汽应学习华晨 |
2012年08月16日 10:16 来源:中原汽车网 作者:中原汽车网 |
程远有话就说:续签25年的合资协议墨迹未干,大众汽车就对合作伙伴中国一汽下手了,方法是用“匿名高管”的名义向德国媒体宣布: “一汽集团涉嫌抄袭其发动机与变速箱技术”,“用于自主品牌”,并“上纲上线”, 称其为“间谍行为”。这“间谍”一词听来令人心惊肉跳。此举,有说是大众想以此要挟一汽改变合资公司股比;也有说是大众深陷DSG危机,以此转移公众视线。不管怎么说,正当中国一汽“不顾一切干自主”,隆重发布全新红旗品牌战略并推出主打高端旗舰车型时,作为“长期战略合作伙伴”的大众,享媒体散布这等言论,无疑是给一汽“拥有完全知识产权”打了一记耳光,不啻是在一汽身后狠狠捅了一刀,不仅让一汽在全世界面前颜面扫地,也极大影响红旗品牌的树立和产品的销售,一箭双雕,可谓心狠手辣。
发布者为大众的“匿名高管”,既在客观上达到了羞辱中国一汽的效果,事后还可以佯装不知,不承担责任,上下其手,大众害人的韬略可谓用得炉火纯青。这令人想起中国汽研中心一位高级工程师的一段话:“什么是大众?大众就是德国的‘夏利’,但大众在中国却能吹嘘成‘高端品牌’,可见大众操纵市场的能力有多强”。
大众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公司之一,同期进入的克莱斯勒已经出局,标致尽管“梅开二度”,也还在边缘化线上挣扎。大众是幸运的,其第一个合作伙伴上汽,用足了上海的政治资源与上海人的的聪明才智,将合资公司运作得很成功。大众又及时“攻陷”一汽,将中国最三大汽车集团中的两家拴在自己的马车上,从而使自己成为中国市场上的“泰山石敢当”。同时又利用两大企业间的利益争夺,自如地将二者玩弄于股掌之中。
粗略统计,迄今大众集团及旗下品牌在中国市场上已销售汽车2000多万辆,中国市场不仅成为大众和奥迪品牌的“全球最大市场”,而且为大众提供的利润也占它全球70%以上。然而,大众并没有因此对一汽心怀感激,付出一些“市场换技术”的代价,甚至合资企业家家都有的发动机、变速箱生产业务,大众也要拿出去另立门户,自己绝对控股,使“两个大众”不折不扣的成为大众的“海外装配厂”。据称,大众一度还酝酿将两企业的配套权和销售权收归自己,那样一来,两企业就彻底沦为大众公司内部的总装车间。
人所共知,今天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是市场,许多局部战争,都是因争夺市场资源而引发的。2000多万辆的巨额市场资源,相当于德国五、六年的全国产销量,足以让多少个大企业死几回,生几回。正是有了中国的市场贡献,大众才做到了今天的规模,奥迪也才敢喊出“赶奔驰、超宝马”的豪言壮语。而我们竟“弃之如敝履”,轻而易举地拱手送给大众,还连个人情都没落着。
正因为一汽大众只顾忙着为大众卖车,加之要与上海大众争宠,尽管得到了比上海大众更多的新车型,但在掌握技术方面却是两手空空。有强大一汽背景的一汽大众,竟是当今中国最不掌握技术的合资企业,连所谓“适应性开发”的能力都不具备。
有兴趣的人可以查查一汽大众中方高管的公开言论,除了一味吹捧大众品牌的产品和技术,用放大镜也难以找出他们向大众“换”技术的要求。在他们的字典里,“市场换技术”已被屏蔽,在他们心中,“把大众的车子卖好”,就是他们工作的全部。看看这些年从一汽大众跳槽出来的人员,几乎个个都是卖车高手,却难找几位“技术专家”,就是一个证明。
虽然大众因一汽而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利益,但一汽干自主却得不到大众的帮助与支援,不得不再次用市场与马自达、丰田“换”技术,现在大众还散布一汽自主技术“涉嫌抄袭”,这就是大众的品格。这也应了中国一句俗话:“口米养恩人,斗米养仇人”,白得的越多,越不懂得珍惜。
说到这里,我们要建议一汽向华晨学习,也希望大众向宝马看齐。华晨董事长祁玉民能够对宝马说:“我既然跟你宝马合资,总得学点东西。我是你的合作伙伴,你帮我有什么不应该?我把那么大的市场让给你,为什么就不能有点回报?”祁玉民说得理直气壮,也为宝马接受了,宝马不仅将其最好的发动机要拿到中国合资企业生产,还组织专门团队帮助华晨开发较高端的自主品牌车型。即使中华车造得“像宝马”,宝马也没有散布任何流言蜚语,表现出对合资的诚意,对合作伙伴的善意,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双赢”。
相比而言,宝马进入中国市场较晚,在中国获得的市场利益远不如大众多,但宝马对合资伙伴,也就是对中国表现的善意,大大超过了大众。大众如果想在中国长期发展,想做优秀的企业公民,就应当向宝马看齐。 与一汽相比,华晨造车还是个“小字辈”,但华晨在国际舞台上不卑不亢,敢于和宝马叫板,体现出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反而赢得了宝马的尊重。作为“中国汽车的摇篮”、“共和国长子”的一汽,在合资伙伴大众面前不必那么自卑,对涉及损害国家产业利益的无理要求,更不能退缩,拿出“共和国长子”的骨气来!
|
关键字:程远 一汽华晨 大众宝马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