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重组“粉墨登场 各大车企忙着“洗牌” |
2012年09月14日 08:47 来源:中原汽车网 作者:中原汽车网 |
从汽车生产和销售跃居全球第一之后,中国车市在高歌猛进的两位数增幅中狠狠地踩下了刹车,回归到了“微增长”的发展态势。告别高利润的汽车销售黄金期,部分国内汽车企业失去了“一白遮百丑”的侥幸,走到了另一个十字路口,企业重点考虑生存还是重点考虑发展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不管如何,提升竞争力已成为必然的一步棋,而兼并和重组则是见效最快的方式之一。2012,国内车企忙着洗牌。
车企并购“芝麻开门”
受去年市场低迷惯性作用影响,国内车市销售情况继续呈疲弱态势。此前被销售高速增长掩盖的一系列问题,逐渐浮出水面,比如企业的技术研发实力、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品牌形象,更关系到对市场动向的调整力度和最终的竞争力。
在景气指数不高的国内车市,部分企业将生存和发展的希望寄托在了主流的并购和重组上。近期,这一情况再度成为业界的焦点:国能电动于上月底完成了对萨博汽车有限公司、萨博汽车动力总成有限公司、萨博汽车模具有限公司资产的收购;恒天汽车兼并了天马汽车,计划借天马汽车的原有技术和平台打造新款SUV;青年汽车与世爵签署《购并和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还另外与世爵成立两家合资公司。与此同时,坊间还流传东南汽车“待嫁”等消息。
并购,是迅速汇聚优势资源最直接的方法之一。在汽车业界,物竞天择,适者生存,那些实力相对薄弱的车企,在国内车市不振并且面临大变革的时候,要么彻底消失,要么背靠大集团谋得未来的一席之地。
自主重组“粉墨登场”
当市场预期不尽如人意时,很多车企感受到了膨胀过快所带来的难以驾驭的尴尬。而重组正是缓解这一“症状”的“猛药”。当年北美经济危机时,美国三大汽车巨头中,只有福特没有申请破产保护,而是自己做了一次“瘦身”计划,卖掉了路虎、捷豹、马自达1/3的股份,顺利渡过难关。长期在技术、产品和市场销售上备受合资品牌挤压的自主品牌,如今也纷纷开始做“减法”:最近两年一直坚持分网的长城汽车,如今将重点放在“优化”上;奇瑞方面,4年前率先分出了4个品牌,如今也开始考虑回归一个品牌;而吉利同样在三大子品牌独立营运的方式上进行了大区制的变革,开始收权;至于比亚迪汽车,如今“减法”还在继续做。
以往在车市销售火爆的前提下,利用销售带动其它领域的发展水到渠成,但市场低迷之际,这种架构的逆推——其它方面对销售的支撑力度就很难尽如人意。自主重组,是识时务者。
竞争升级实力对比两极分化
近年来,有汽车分析人士参照海外成熟汽车市场的发展轨迹,认为国内的汽车品牌集中度不高,有待进一步成熟。实际上,尽管中国是全球第一大汽车生产销售市场,但起步晚,这不可否认。如今国内车市竞争升级,就是一个大浪淘沙的沉淀过程。
一项调查数据认为,国内汽车企业的实力参差不齐,在销售增速放缓的同时,30余家本土整车企业中有16家未能实现75%至80%的产能利用率,而这一数字是企业的盈亏平衡分界线。相比之下,19家合资企业中,仅有1家的产能利用率在这个水平之下。这很明显折射出汽车企业之间的实力状况。不管如何,为了赢得未来的发展机会,汽车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已是不二之选,而技术研发能力、产品质量控制、成本控制以及售后服务质量等,都必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重中之重。
|
关键字:两极分化 自主重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