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进入长久的衰退期时,“变革”成为中国汽车工业乃至世界汽车工业谈及最多的一个词。事实上,较之于国际车企,当前中国汽车市场的变革更是迫在眉睫。
尽管从2010年开始,中国连续两年以产销“双料冠军”的成绩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但这并不能阻挡中国汽车业“微增长”时代的来临。另一方面,作为世界经济格局下的新主流力量,“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位子并不容易坐,中国面临着更多来自于西方经济体的挑战。
可以说,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中国车企面临着更加艰辛的局面。在此前提下,以“新力量、新主流”为主题的2012中国汽车产业发展高层论坛,汇聚政府、汽车界及学术界等众多人士,探讨了在世界经济和世界汽车工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汽车产业如何实现转型升级,自主品牌如何打造核心实力,加速我国汽车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快中国汽车产业融入世界进程。
中国市场不乐观
“世界的汽车工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张小虞在会上说。这其中重要的一点表现便是,全球汽车发展的重心向新兴国家转移,特别是向“金砖”几个国家转移。 从2010年开始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并以史无前例的速度与世界融合。但必须看到,在全球经济陷入长期的萎靡情况下,一枝独秀的中国车市也无法独善其身。
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是7.7%,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认为这个增长速度来之不易。他分析称,当前世界的经济都处于下行状态,今年前三季度到现在欧盟经济是负增长,日本经济是零增长,美国经济好一些,但环比也就是1.6%,新兴市场“金砖四国”中印度、俄罗斯和巴西增长率在3%到5%之间。因此,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在7.7%这样的增长速度已经不易。但若把三个季度的数据逐一比较,则会发现中国经济现在还是处在下行状态。
当下,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受制于这样的大环境影响,今年以来中国汽车业产销增速远远低于往年,曾经停留在业界揣测层面的“微增长”时代已经成为现实。
更多不确定因素
中国汽车市场面临的不仅仅是内部的顽疾,在向世界经济舞台中心进发的过程中,还将面对全球经济及政治环境双重考验。而2012年尤其特殊,它是一个大选年,世界范围内有50%的国家都要大选,面临着“解决问题政治化,国内问题国际化”的情况。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陈凤英对记者分析,在这样的形势下,中国要面临由西方危机导致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蔓延以及徘徊,因此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都在增多。
另外,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认为,作为世界经济格局中的新力量,中国的“老二”也并不好当。他认为现在的国际经济有两个特点,其一便是各国之间是比谁更坏的年代。在发达国家陷入长期的经济困顿、“金砖四国”中印度、俄罗斯和巴西都面临双赤字影响的情况下,中国势必要受到西方世界的打压。
事实上,这种情况已经在近年的贸易争端中有所体现。不仅仅是美欧等国对中国包括汽车、IT在内的产业设置壁垒或者恶意诉讼,新兴市场巴西等国也在对中国出口设置越来越严格的贸易壁垒。
借鉴样本执行力
业界人士认为,尽管面临内忧外患,中国依旧是最被认可且看好的市场,中国汽车工业在未来10年内依旧具备领跑中国GDP的能力,未来10年将成为中国汽车工业由大到强的关键时期。但是,前提是必须要从内到外进行全新的蜕变,才有可能在世界新格局下把握住新机会。
在这方面,业界人士认为韩国现代的自主之路值得借鉴。中国汽车工业咨询委员会原秘书长陈光祖认为,当前的中国自主品牌最需要从现代身上重点学习执行力。“虽然不少东西我们也是成熟的,但从韩国来说很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优良的计划还是不够的,关键还要搞好执行力。这是我们需要学习的很重要的一点。他们遵循说到一定要做到。他们的汽车产业素质得到了很快的提高”。
另外,无论是品牌建设,还是技术研发,无论是传统能源,还是新能源汽车,中国车企都应该认识到,必须要按照既有的规律来做,自主创新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按照规律办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必然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