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发现有舆论把几款综合优势比较突出的车型称为“国三甲”,并赋予种种溢美之词。的确,自主品牌有几款车,也未必是三款,与有的合资车型相比不差上下,确实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振奋感,称为“国三甲”,姑妄听之吧。
但在世界列强瓜分中国市场登峰造极之时,我泱泱大国仅有这么几款车出来对阵——中级车11月份销量过万车型多达28款,自主品牌超过万辆的只有吉利帝豪和江淮和悦,说起来让人忧心忡忡。当人们对“国三甲”津津乐道之时,背后隐忧往往容易被忽略。两个败笔反而让中国汽车走了弯路
一个败笔是“以市场换技术”。市场出去了,技术没换回来。然后试图弯道超车。但事实证明,弯道走了不少,超车只是画饼充饥,中国汽车技术落后的局面依旧。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仍然无法自主研发。
另一个败笔是与国外电动车“同一起点”的盲目乐观。号称同一起点,但日本的混合动力车型技术让中国人望尘莫及;美国雪弗兰、福特电动车技术、德国蓝驱技术、日本日产聆风的纯电动车技术,都已将中国电动车甩在后面。中国电动车大跃进风潮先后将100多家汽车企业卷入电动车制造漩涡中,形成了电动车泡沫,每逢车展,各类假电动车混水摸鱼混迹于概念车当中,掩耳盗铃,自欺自慰,致使电动车生产雷声大雨点小,世界电动车和混合动力车、绿色环保动力新车型风起云涌,纷纷向中国市场包围过来,即将通过进口和合资占领中国市场,全球最大市场的最后一块处女地也即将被跨国公司收入囊中,而中国电动车行业还在跛足蜗行,发展缓慢,市场启动长期停滞,政府扶持意向不明,补贴标准政出多门。而中国电动车企业的核心技术仍然靠进口,无法独立研发。所谓的“同一起点”,只是一块中国汽车的遮羞布。
不能不看到,所谓的“国三甲”只是中国自主品牌的一个象征性代表,但它代表的车型数量却很有限。销量理想的自主品牌中级车寥若晨星。自主品牌拼价格、低品质的隐忧和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窘境还没有根本改变。很多车型是依靠价格拼杀、同质化竞争维系可怜的销量。更多车型销量数字尴尬,惨不忍睹。
虽有海外并购成功业绩,但自主品牌任重道远,如何消化吸收世界汽车先进技术,形成独立研发创新能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如何在合资汽车挤占市场的前提下拥有自己的发展空间,通过合资学习先进技术,还是横亘在中国汽车企业面前的一个难以逾越的鸿沟。
尽管这样,自主品牌部分拳头产品的出现,还是可以给萎靡中的中国汽车行业带来一阵惊喜。
部分自主品牌骨干产品的产品力与以往相比有些提升。吉利帝豪EC7是吉利首款以出口欧美市场为标准打造的全球车型,其无论设计研发、设备工艺还是品牌体系及服务体系都是全新投入的,达到了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从而确保了帝豪EC7系具有很高的品质,彰显了帝豪品牌“中国智慧 世界品质”的核心价值;荣威550利用成熟技术全新打造,产品有独到之处;东风风神A60依靠东风后盾,品质不错。最近几个月,江淮和悦的市场表现也很好,刚刚过去的11月份销量竟超过万辆。这些成绩真是来之不易。
中国自主品牌创新能力的确已经开始增强。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汽车技术、先进工艺的能力、自主研发能力在提升。吉利汽车投入20个亿、历经数年建立起了正向研发的自主品牌新车研发系统,精心打造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全新帝豪产品平台,作为吉利战略转型的全新产品,帝豪EC718在汽车安全领域取得的安全“五星”成绩得到了权威机构和市场的高度认可,Euro-NCAP 秘书长Michiel van Ratingen认为这一成绩“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
继获得2011年1月C-NCAP安全碰撞测试评价五星安全认定之后,帝豪品质价值逐渐显现,在2012年3月闯过月销量过万大关之后,从2012年6月到11月,连续6个月销量过万,摘取中国自主品牌中级车细分市场冠军桂冠,并获得11个月出口35311辆产品的好成绩。目前,吉利帝豪产销已超30万辆。
中国自主品牌低端廉价的形象和产品品质、服务品质都在改变,自主中级车也终于在市场站稳脚跟。此前上市的荣威950也弥补了自主品牌高端产品缺席中国车市的缺憾。
自主品牌,承载着人们太多的期待。人们也深知,自主品牌需要时间。普通中国人以自己微薄之力自觉购买自主品牌,主动支持国货,赤子之心令人感动。这种爱国行为应该肯定和提倡。国货当自强,汽车人当自省。如果只陶醉于可怜兮兮的“国三甲”并因此放慢了追赶汽车强国的脚步,被人家甩得更远,只能让国人扼腕长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