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昨日发布的汽车社会蓝皮书《中国汽车社会发展报告(2012~2013)》认为,2012年中国正式进入“汽车社会”,每百户家庭私人汽车拥有量超过了20辆,但汽车增长加剧了对环境保护的挑战,加大了减排的难度。
报告称,汽车的增加对于环境保护面临新的挑战,特别是像氮氧化物、PM2.5这些污染物与汽车直接相关,降低污染的难度加大,成本增加,汽车不仅带来空气污染,也带来声污染。
而对于已然来临的“汽车社会”和随之而来的一系列问题,报告建议,各地政府,特别是城市政府应该研究当地汽车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出台科学的、系统的汽车社会管理体系,不再只从交通上解决汽车社会问题,而是从汽车社会的宏观角度协调汽车社会的不同方面,使得汽车社会可以有序、可持续、和谐发展。
与此同时,报告还建议,未来汽车的发展及其走向并不是由作为汽车产业主要角色的生产厂商和消费者来决定,而是由城市空间来决定,更具体地是由各城市的决策部门和政策决定的,中央政府应该制订全面的汽车社会发展规划,把汽车相关的不同方面纳入整体规划,特别是解决汽车产业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统合不同部门汽车相关政策,使得这些政策不再出现不兼容的问题,确保汽车社会能够可持续发展。
此外,各地应该切实评估目前汽车限制性政策的利弊,采取疏堵结合的方式调节汽车的增长速度。“限制汽车购买和使用,提高汽车使用成本已经成为未来一、二线城市管理者不得不祭出的无奈之招,未来几年深圳、武汉、杭州、成都、西安等将可能加入汽车限购行列,上海、广州、深圳、武汉、西安等将逐步实行汽车限行政策,在汽车成为民众消费必选项的情况下,出台适当的汽车政策要能够做到既不伤害汽车产业又能满足民众需求。”报告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