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世界中,宝马M6和雪佛兰科迈罗ZL1的车主们买车的理由是因为他们要用车:不是简单地用,而是用尽最后一马力的动力和最后一个单位的加速度。不过必须承认,我们这个世界和现实世界有区别。因为尽管有些车主真刀真枪地将M6和ZL1开去赛道嬉戏甚至比赛,其他很多人却只用车来增强自身的存在感。对于后者而言,敞篷车具备无比的优势。抛开敞篷兜风的开放胸怀不说,敞篷车相比起硬顶车的主要好处之一就是它的张扬。人们往往会注意到M6或ZL1这样的车,而遇到它们各自的敞篷版,注意到的却是它们的驾驶者。
为什么拿这两款车来对比呢?因为尽管它们的售价大相径庭,但骨子里它们就像被一片大洋隔开万里、各自独立进化的同一物种的两个分支。两者都基于四门三厢轿车平台,后轮驱动,有四个座椅,被砍掉了顶篷,而且都搭载了增压V8动力。一个是对敞篷概念充满德意志味道的诠释,另一个骨子里渗透着美利坚风情,两者都传承着卖弄的基因。
就包装功底而论,本次这辆M6算得上衣着得体。宝马将这款漆称为“圣马力诺金属蓝”,要是我们来命名干脆就叫“孔雀蓝”。经过了短暂的蛰伏,M6再次回归江湖,敞篷版M6大方地为驾驶者提供了力量源泉。8250转/分的V10发动机虽被淘汰,但你不必绝望失魄:取代它的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虽然不是什么罕见架构,但最大功率和最大扭矩分别比前者胜出60马力和158牛·米,达到了560马力和678牛·米。车身钣金造型比前作更显雍容,内饰所用的真皮甚至到了泛滥的程度,连车门储物格里都能看见牛皮。美国市场标配售价115295美元(测试车为125595美元)的M6显然是身价惊人的名种孔雀。
让它与科迈罗ZL1敞篷版(基本型售价61745美元)同场打斗,我们旨在一探后者以更低成本到底能换来M6的几分本领——参战的ZL1比M6的一半价格还便宜552.5美元。导流板几乎贴到了地上,碳纤维发动机舱盖隆起处开有通风槽以冷却下面的空间,亚光黑轮圈从轮拱内怒目而出:ZL1的彩衣一刻不歇地摇曳舞动。车身尺寸中的主要几项与M6都相差不到80毫米,同样拥有可乘坐四人的座舱,甚至同样采用了织物软顶篷。它的LSA V8发动机衍生自克尔维特ZR1的机械增压动力单元,功力全面超越M6:最大功率580马力,扭矩也胜出76牛·米。至于我们这辆ZL1的颜色?叫“胜利红”。虽稍嫌跋扈,但这本来也是炫耀的真髓。
#p#副标题#e#
【宝马M6】
正当我苦思如何把卖弄炫耀的孔雀比喻进一步展开时,我看到了一则内容为孔雀打击蛇的气焰的广告。“蛇啊,你真没出息。你都没胳膊没腿!你咋就不找个地洞钻进去算了呢?”M6和ZL1的对比也给我们以同样的印象。这辆宝马几乎在任何一方面都胜过对手。结构上它比科迈罗的车身感觉更坚实,随时都散发着超凡操控的气息。最重要的是,M6提供了更平和的体验:它有着绝佳的隔音处理,连内饰的织物材料都看不到一丝褶皱,大面积包覆真皮的座舱让人觉得比ZL1的内饰至少奢华四倍。它2044公斤的车重比ZL1稍显累赘,但那些用来增强结构刚性和降低噪音的额外重量绝对物有所值。
它那台4.4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更是毫不费力地担负住了重量上的冗赘。这回我们亲历了580马力的科迈罗被宝马轻松超越的奇景——尽管后者功率更低车身更重。这让我们感到很意外。宝马用4秒整便完成了0至96公里/小时加速,比那辆雪佛兰快0.4秒,而且在400米冲刺中一直保持领先,仅耗时12.3秒。在此之后,随着双离合自动变速箱迅捷地将动力源源不断地送至后轮,两者间的差距越来越明显。在几种较为温顺的模式下,这台变速箱极为流畅,以至于我们不自觉地总想推上第8挡,忘记了它和650i上的自动变速箱不是一回事。
在同心圆测试中,ZL1的0.97g轻而易举地超过了M6的0.92g,但宝马在绕桩项目上成功反超。这要归功于它更结实的车身带来的底盘调校和车身控制上的优势。逼至极限时,M6感觉上要比实际重量轻得多,而且保持着优于ZL1的直接感和均衡性。我们参加了密歇根South Haven的Ginerman赛车场举办的赛道开放夜活动,在第一节热身结束后我们的技术编辑K.C Colwell称这辆宝马为“漂移大师”。在赛道直道末端,ZL1跑到192公里/小时上下的速度,而M6在此处的车速则比它快上16公里/小时。
与很多现在的德系车一样,M6的精彩源自尖端的科技。不过如此一来的弊端也显而易见,驾驶者或许被太多的繁杂系统包围了。车身稳定性控制、油门反应速度、悬架软硬程度、转向力度、变速箱都各有三档设定,组合起来共有243种不同设置。这些功能的设置按钮环绕在换挡杆周围。就算是控制狂,也会有希望不必设定好这些功能、直接上车就开走的时候吧?让人欣慰的是,大部分用户常用的巡航和撒欢儿设置都能简单实现,通过方向盘上的两个预设记忆钮可以一步完成设定,而不是要在五个按钮上各调三档。
那么,为什么M6仍然只能屈居第二呢?宝马在绝大多数时候表现都更佳,但ZL1却以不到其一半的价格带来了超过其一半的招摇。
#p#副标题#e#
【雪佛兰科迈罗ZL1】
它几乎在任何状态下——即便是停在车位里发动机熄火时——都散发着呱噪的气息。这台科迈罗让人无法漠视,无论你是亲身驾驭,还是只当个看客。在车流中,即便披挂着璀璨漆面的那辆宝马也会融入大背景中,但人们一旦见到ZL1,多半会从车窗中探出头来观望、拍照、甚至互相击掌欢笑。
在颠簸路面上,从转向柱上不断传来的车身变形震动取代了转向回馈信息,让人无法判断前轮的横向受力状况,但马上就清楚路面质量如何。行驶噪音是如此轰鸣,我们每每和卡车相会时,都会下意识地检查车窗是不是紧闭着——它们确实是关着的。而一旦放下车窗,紊乱的气流会导致车尾在风中如鱼尾般甩动。M6就精细多了,它装备了可独立升降的电动后风挡,车窗放下时座舱内也不会产生乱流。M6在车速达到130公里/小时的时候,我们要特意向乘客们强调,他们才发现尾窗是开着的。ZL1可不如理疗放松室那般静谧。
然而,它却是更简单也更适合长途驾驶的选择。不同于M6那铺天盖地的设置菜单,科迈罗只有两种模式:旅行和运动。旅行模式舒适,运动模式坚挺,各自都能胜任其目的,而我们也更欣赏雪佛兰这种直率的做法。M6的减震器即便设置为最软模式,在舒适性上也无法与科迈罗的磁流变减震器相抗衡。在那些不会引起雪佛兰车身共振的颠簸路段上,它的姿态更为顺畅,能更好地吸收一个个颠簸。宽大柔软的座椅在赛道上无法像M6那样提供足够的支撑力,但跑长途时定是更受欢迎的用具。不过如果你准备长途奔袭,那要先做好思想准备:这款雪佛兰胃口更大,百公里14.7升的油耗比M6的12.4升要高出不少。在Ginerman赛道上,两者的油耗分别上升到了每百公里47升和33.6升。
随着你越暴力驾驶,ZL1便越发出色。低速时,转向回馈有限,且助力稍嫌过猛;但速度提升后,手感便沉重起来;尤其是按下运动模式按钮后,就变得更加沉稳。由于后轴上承载着将近1吨的重量,再加上两个后轮的接地面宽度都超过30厘米,结果就是车尾有着难以置信的抓地力,尤其是考虑到通过后轮传导的巨大动力。即便如此,M6在极限状态下依然更稳健,也更落落大方。我们为科迈罗的“外侧”前轮哀伤,因为M6的两个前轮受力平均,因而在过弯时少了些头重尾轻的感觉。
ZL1的最大乐趣来自那台LSA机械增压V8发动机。每一次活塞往复运动都像猩猩捶胸般威猛,红线转速换挡时,四根排气管的咆哮惊天动地。与此同时,厚重痛快的离合器也恰到好处。相比之下,宝马那人工合成的科幻风格发动机声浪就显得不那么自然了。由于它哄闹的发动机和劲道十足的离合调校,驾驭ZL1让人觉得更像是一次人生经历。M6的魅力直到动力爆棚、绝妙的平衡性(对如此宽大沉重的一辆车来说)发挥出来时才会显现。ZL1则一直流露着风骚,即使只是因为排气管的狂啸能盖过人脑海中一切思绪。宝马打造了一款优秀的车,但对于手里的预算只够买大公鸡的人来说,科迈罗就是两只孔雀里更划算的那只。
#p#副标题#e#
雪佛兰科迈罗ZL1敞篷版
+外观可以将狗仔队引来,排气管的咆哮可以将他们吓跑。
-设计如同放大版的风火轮玩具车,作为一辆拥有580马力的车实在算不上快。
宝马M6敞篷版
+灵活性出人意料地好,内饰也出人意料地好。
-僵硬的乘坐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