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奥迪中国总经理冯德睿升任全球董事以及任命新销售总监两大动作上,媒体读出了奥迪希望改变现状的微妙信号:奥迪有可能要从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夺权”,其中奥迪进口车销售管理权和售后服务权限被认为是奥迪最希望争取到的权益。
对此,奥迪公司董事会主席罗伯特·施泰德在德国英格尔施塔特总部召开的年会上首次就相关人事安排做出了回应。对于媒体猜测的奥迪中国是否有意从一汽-大众“夺权”的说法,施泰德并没有正面回应,而是重申了奥迪在华经销商网络以及合作模式都不变这两点。
这样绕着弯的回应不免让外界再生疑虑,难道奥迪真的要为将来“夺权”或者部分“分权”一汽-大众留下回旋余地?对此,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相关人士表示“绝无可能”。“奥迪事业部模式已经被证明是最适合中国市场的豪华车经营模式,谁要单方面改变都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施泰德做出上述表态之前,奥迪正式对外发布了2012年全球经营年报。年报显示,去年奥迪全球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和销量等指标均实现同比增长,但营业利润同比增幅不到1%,远低于此前几年水平。不过在最大市场中国,奥迪增长势头和利润增幅依旧强劲。
“和宝马、奔驰模式中外方占主导不同,奥迪事业部长期由中方主导,尤其是在奥迪只占一汽-大众合资公司10%的股权大背景下,不排除奥迪因为利润分配不公平而有意改变现状的想法。”接近奥迪的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实际上,在极为强势的合资伙伴一汽面前,奥迪要做任何改变的想法,都缺乏足够的可行性。
两个“不变”
从奥迪全球赶超宝马,晋升“世界第一”高档车品牌的中长期战略来看,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地位,无论如何是不能失守的。要继续巩固奥迪在华现有的竞争优势,奥迪就必须维护现有经营模式“动态稳定”——即继续由一汽-大众下设的非独立法人实体“奥迪销售事业部”主导进口和国产车销售。
即便这种模式在现在看来,可能最大受益方也并非奥迪,而是中方合资伙伴一汽集团。“第一,我们目前的经销网络不会发生变化,发动机或者是整车都会统一通过一个销售部门经销。第二个,我们的合作模式也不会有变化,我们和一汽大众之间的合作模式也不会有变化。”德国当地时间3月12日,在2012年奥迪集团业绩发布会上,奥迪公司董事会主席施泰德在被中国媒体问及“奥迪是否有意从一汽-大众收回部分管理权限时”做出了上述回应。
施泰德表示,通过监事会,奥迪会对一汽-大众起到一个监事的作用。言下之意,奥迪中国作为独资设立的企业,并不过多参与奥迪合资业务的经营和管理。“唯一可能有变化的地方是中国区,今天会在我们奥迪整个的上下等级体系当中挂在更高的位置上,中国的声音能够在更高的层次上被我们听取。”
施泰德所说的“在更高层次听取”来自中国的声音,是指奥迪中国总经理冯德睿在晋升奥迪全球董事会并全面负责主管中国业务后,可以直接向他所领导的董事会直接汇报工作。
#p#副标题#e#
这一改变的源头来自去年下半年奥迪母公司大众汽车集团高管的大调整,而后者又直接导致了奥迪董事会管理层的大洗牌。
2012年下半年,大众汽车集团突然宣布启动其史上最大规模人事变动,奥迪汽车也遭遇管理层洗牌。8月份,奥迪董事会成员,负责全球销售与市场总监萧绅博离开奥迪,前菲亚特首席营销官卢卡·德·梅奥(Luca de Meo)接替其担任奥迪营销总监。随后,卢卡开始着手调整全球各大区域市场高管的职务。
2月27日,大众中国联合奥迪中国发布官方消息称,奥迪(中国)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冯德睿博士获奥迪全球董事会委任,自3月1日起全面负责管理中国业务。此次任命直接来自于奥迪全球监事会,冯德睿也正式进入了奥迪全球管理董事会。
冯德睿被“升官”背后,被认为是奥迪有意强化其在中国市场管辖权和存在感的刻意之举,因为按照汇报工作流程,在合资公司代表德方的奥迪事业部总经理薄石,需要定期向冯德睿汇报工作,并由后者拍板在中国的各项决策。而冯德睿则直接向施泰德和卢卡所在的奥迪董事会汇报。
可能性与可行性
“我指的是对合资企业的监事委员会,我这里是做成员,以这种形式来把奥迪公司的利益加入到这个合资企业里去。”在被媒体追问奥迪将在一汽-大众合资公司发挥怎样的“监事作用”时,施泰德给出的答复相当明确。按照施泰德的话理解,给冯德睿“升官”并无更多信号,只是为了让来自英格尔施塔特的总部意志更加直接、高效地在合资公司中得到传达。
由于相关负责人仍在国外出差,记者上周并未联系上奥迪中国公关部就此进行置评。而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的相关人士则认为,施泰德的上述回应已经很明确地传达出,奥迪全球董事会对奥迪中国定位及升迁其高管的举动,并非为了所谓的向一汽-大众“夺权”。
该人士表示,关于奥迪进口、国产产品以及品牌、渠道、售后和市场推广等诸多事务,基本上一直以来都是一汽-大众奥迪事业部在做,奥迪中国在分工上与奥迪事业部一向都是“泾渭分明”。
公开资料显示,冯德睿执掌的奥迪中国是奥
迪公司在中国的全资子公司,主要负责奥迪在中国的三方面事务:加强奥迪在中国的采购业务;开展本地化设计研发、试配试验等工作;增进一汽-大众合资公司中德股东双方的沟通。
“在冯德睿级别上升至全球董事级后,奥迪中国作为奥迪驻华区域总部的职能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况且,涉及到进口车销售和售后服务等业务,需要一个强大的员工团队做支撑,但迄今为止外界并没有看到奥迪中国在这两个领域大肆招兵买马。”前述接近奥迪的知情人士分析认为,尽管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现在就说奥迪要从一汽-大众“夺权”为时尚早。
按照该人士的说法,其实早在奥迪中国成立之前,奥迪同样在全球董事会中设置了主管中国事务的董事一职,现在,奥迪只是将这一位置和人员补齐而已。
前一汽-大众董事埃里希·施密特就属于冯德睿的“前任”。施密特于1992年4月加入奥迪公司,并从1992年11月起担任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采购、财务和组织结构等工作,1995年开始担任一汽-大众的董事。1997年6月,他继续担任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采购和中国事务。
直到2006年9月,奥迪监事会宣布,公司管理董事会成员施密特将担任大众集团全资子公司SEAT西雅特公司新一届管理董事会主席。在履新西雅特“一把手”后,施密特负责奥迪采购的职责被前大众汽车集团采购(电气/电子)总监哈肯贝格博士接棒,但应大众监事会和一汽集团要求,熟悉中国市场的施密特继续兼任奥迪公司管理董事会成员,负责奥迪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事务。“因身体原因,施密特后来也辞掉了其在奥迪董事会兼任的职务,但一直以来奥迪并未就此职务委任其他人,直到本次冯德睿成为接棒者。”前述知情人士表示,出于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尤其是对快速变化的本地市场高效率决策的现实需要,奥迪委任冯德睿担任全面管理中国事务的董事理所应当。
让外界解读为奥迪中国有意夺权一汽-大众的,除了奥迪中国“一把手”冯德睿官至全球董事级外,还有奥迪中国新设立的销售总监一职。
对此,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相关人士回应道:“奥迪中国任命销售总监,只是为了协助奥迪事业部做好中国区销售,并不意味着进口车管理权的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