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15遭曝光之后,大众汽车宣布召回了在中国市场存在安全隐患的DSG车辆。这一事件也被外界解读为,大众技术的神话终于回到了现实。这会对其市场造成何种影响?作为中国市场的霸主,是否会因此撼动其在中国市场的领先者地位?受此影响,日系、韩系、美系、自主品牌能否受益,进一步蚕食其市场份额?
近日,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广州市场上各个大众经销店客流并无大幅下滑,事件影响并没有明显显现出来。有分析指出,受召回影响,大众汽车市场表现短期内是会收到一些冲击,而市场定位与其更为接近的美系或将直接受益。不过,大众在中国市场具有坚实的基础,长期来看,其强势崛起和激进扩张不会受此影响。
难撼大众领导地位
“这个周末的客流量并没有过于明显回落。”3月26日,广州一家大众经销店内,由于天气影响,店内看车客人寥寥无几,当询问周末销售量时,销售顾问警惕地看着记者,选择了模糊的回答,随即转换话题,继续介绍车型的优势。
目前,大众集团在中国市场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旗下一汽大众与上海大众两家乘用车合资企业销量长期位居销量排名的前三名。统计显示,今年前2月,上海大众与一汽大众销量分别是23.19万辆与21.42万辆,合计达到44.61万辆。同时,以大众为主的德系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达到43.50%,增长势头十分迅猛。
在单一车型方面,今年2月份,朗逸销量达到3.49万辆,名列轿车细分第一,帕萨特、速腾、捷达、桑塔纳分别位列轿车前10,销售总数达到10万辆,占据着轿车市场前十名的半壁江山。
然而,大众汽车召回DSG是否会对市场造成影响?造成多大的影响?还需要时间来检验。虽然,从经销店的客流量来看,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但是,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确实已有部分消费者对大众产品的信心开始动摇。
“正准备买车,车牌指标5月到期,之前比较倾向于一汽大众的新宝来,从各方面来说,这款车型都受到家人的一致认同。”杨先生表示,不过,现在家人已经决定选择其他品牌车型,直接原因便是DSG存在的安全隐患。
虽然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深陷DSG召回泥潭,但从中长期来看,其霸主地位依旧难以改变。最近,大众汽车再度宣布,将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未来3年计划在中国市场投入98亿欧元,包括新产品的开发和新生产基地的建设。并再度提升中国市场的产能目标,即到2018年能达到400万辆。
安信证券的研报也表示,大众等强势外资品牌,代表着普通用车的最先进技术和最好制造质量,“质量门”对其的负面冲击是短期的。中长期来看,其在中国的强势崛起和激进扩张不会受此影响。
美韩两阵营直接受益
长期来看,大众遭遇的“质量门”事件难以改变其强势的态势,但从短期来看,在市场“微增长”的状况下,各大系列争夺空前激励,日系、美系、韩系是否会不断蚕食其市场份额呢?
有分析指出,日系由于受到钓鱼岛时间的持续影响,销量依旧难以大幅提升。据中汽协的统计数据,今年前2月,日系销量为35.58万辆,位于德系之后,占乘用车销量总量的12.54%。但却是所有系列中唯一下滑的,降幅接近20%,日系如今已经与美系的33.83万辆十分接近。
从市场定位上来看,受大众汽车DSG影响,可能更加刺激美系或者韩系的市场表现,尤其是美系。与本次大众DSG召回相比,美系三巨头之一的福特,正按照自己的步伐,持续地向市场导入新品。今年以来,福特已经推出了中型SUV翼虎,紧凑型SUV翼博也已经发布售价。随后,还将推出中高级车蒙迪欧制胜的换代车型。加上去年上市的新一代福克斯,全家族的更新换代猛攻各自细分市场。
而美系另一巨头通用,则在本周推出了中高级车君越的中期改款车型。这种无意的巧合,也将对提振细分市场有很大的拉升作用。
此外,不显山不露水的韩系也将成为受益者。去年钓鱼岛事件爆发之后,日系市场份额近半数被韩系抢占。数据也显示,2月份韩系车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9.5%,较去年的8.7%的占有率,又有0.8个百分点的提升。
目前,韩系在中国市场正大展攻势。其中,北京现代今年确定了“百万千亿”(产销过百万辆、销售额过千亿元)的发展目标,计划今年将经销商拓展至860家(包含卫星店),继续覆盖二、三、四线城市。而东风悦达起亚则依靠着K系列,市场份额也正不断提升。
自主品牌能否异军突起?
分析指出,从技术与定位来看,自主品牌与国外品牌并无太大的交叉,两者还有一定的定位差距。大众汽车的DSG召回事件,自主品牌难以直接受益。不过,大众汽车DSG召回可让自主品牌更为清晰地认清自个发展路线。
据中汽协的数据,今年前2月,自主品牌乘用车共销售122.53万辆,同比增长20.81%,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18%,占有率较上年同期增长0.46个百分点。这也是自主品牌经历了前两年低谷之后,正在逐步恢复。
目前,国内自主品牌也正在逐步开发涡轮增压以及DCT(双离合变速器)技术。其中,涡轮增压技术比亚迪、广汽、长城等车企,已经在使用。而双离合技术各大车企也正加速研发。去年10月,东风汽车便与格特拉克签署协议,建立一个变速箱产品研究开发中心,分阶段逐步形成完全的变速箱研究开发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