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Q3不是要挑战哪一个竞争对手,奥迪是要做大市场。”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公关总监卢敏捷向记者表示。4月2日,国产Q3正式上市,经过此前进口销售的试水,奥迪希望在紧凑SUV市场续写国产车型的良好市场表现。
在高档车领域,奥迪最早进入每一个细分市场,始终担纲引领者的角色。而国产Q3似乎违背了奥迪一直以来的“惯性”,相比于竞争对手宝马率先在紧凑SUV市场进行国产化,奥迪国产Q3一年之后才姗姗来迟。对此,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总经理薄石表示,“我们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先行进入有所改变。”奥迪认为,现在是进入这一细分市场的最佳时期。而从Q3开始,奥迪通过国产中小型车提升销量的做法将更加明显:按照奥迪规划,2015年产销目标为70万辆,这意味着奥迪必须持续保持30%以上的年均增长率。
奥迪国产化的新定义
面对越来越多的国产豪华车,奥迪的先行优势已经不算明显,对于来自竞争对手的步步紧逼,奥迪在中国高档车市场的引领者地位一度备受威胁。此时,奥迪试图在生产工艺、质量水平以及零部件采购等方面赋予新的国产化定义,而Q3正是其新国产化定义下的代表车型。
国产Q3从产品立项到车型正式上市,历经三年时间。对于奥迪而言,除了为Q3重新打造了冲压车间,以及超越奥迪全球标准的制造工艺之外,国产Q3更是一部期待后发制人的“走量车型”。
一汽-大众轿车二厂厂长闫明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产Q3的铝车身是众多卖点中最值得消费者关注的。目前,铝车身的开发已经是国家战略,但是现在这种铝“全工序生产工艺”,只有奥迪掌握了。
另外,对于业内高度关注的国产化率问题,在奥迪的第四款新车上将进入全新阶段。众所周知,奥迪是高档车市场最先进行本土化生产的,而“全价值链本土化”成为奥迪在高端车市场的“先发优势”。
在竞争对手纷纷加大国产投入的背景下,奥迪的国产化更进一步。“对奥迪而言,在中国采购零部件,和在国外没有区别。”闫明臣向记者表示,实际上,这已经不是技术和质量的问题,而是如何最大限度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考量。
“国产初期,我们越不过技术这道坎,所以没有办法更多地来做国产化。现在情形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现在这道坎已经看不见了,已经不再是坎。”闫明臣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磨合,一汽-大众与供应商之间的默契度已经很高,在零部件采购和供应商的质量要求方面已经完备。奥迪零部件配套体系,已经更进了一步。所有这些都表明,从奥迪整个产品的实力和本土化水平来看,Q3具有相当大的优势,所以公司对在这个时机推出,以及它未来在中国市场的表现非常有信心。
挑战细分市场销量边际
“我们希望能够获取的份额并不完全限于细分市场,我们所瞄准的是一个大市场概念,不仅包括SUV车型,也包括一些轿车、轿跑车车型等。”薄石向记者表示。
对于传统细分市场的边际,奥迪希望有所突破,这也是国产Q3最为凸显的特质。以奥迪Q5为例,奥迪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Q5上市之初,市场对于中型豪华SUV细分市场销量预估仅为每年2万辆。显然,国产Q5改变了这一格局。
“奥迪要做的是扩大每一个细分市场的边际限度。”上述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把蛋糕做大,是奥迪一贯的想法。
实际上,在紧凑SUV市场,车型已经众多。与此前宝马X1单独占领豪华车这一细分市场不同的是,在国产Q3之后,捷豹路虎第一款国产车型路虎揽胜极光也是主打这一市场。奔驰方面,小型SUV的国产信息也不断地传出。而在激进的市场目标背后,轻量化和小型化已经成为豪华车市场的趋势,如何在豪华车产品线不断下沉的环境中,保持品牌高度将成为豪华车企业面临的新课题。
在市场策略上,奥迪选择现在这个时间推出国产奥迪Q3,是根据对于市场的理解,奥迪认为现在是一个合适的时机。薄石表示:“这不是对竞争对手做出的被动反应,而是根据我们自己产品发展的节奏和战略做出的决定。”
来自奥迪的数据显示,今年1~3月,奥迪在中国市场销量共计10.18万辆,同比增幅14%左右。对于中国高档车市场的发展,薄石认为,将维持谨慎乐观的看法,此前动辄40%以上的高速增长势必难以持续。
同时,奥迪强调了2015年70万辆的销量目标,和三年前奥迪提出三年100万辆的销售目标一样,面临众多市场质疑。薄石表示,“这个战略的提出是基于我们自己对于市场的判断和对产品的信心,与竞争对手无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