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集团与斯巴鲁的合资销售公司即将投入运营之时,以“再造斯巴鲁”为目标的双龙汽车却在遭遇市场销量、渠道扩容等重重难题。双龙在华总代理商庞大汽贸,曾一度希望借助斯巴鲁的成功模式,将双龙品牌打造成为第二个“斯巴鲁”。然而眼下,双龙的销量却未达预期。
去年,双龙在华销量约为3000辆;按照今年上海国际车展时发布的计划,今年双龙将销量目标提升至1万辆。但是今年上半年,据Menutor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双龙汽车在华的上牌量也仅为2610辆左右。
“目前来看,双龙要达成全年1万辆的目标销量并不容易。”汽车行业分析师封士明表示,“对庞大来说,要将双龙打造成第二个 ‘斯巴鲁’更存在困难。无论是产品技术还是品牌知名度,双龙与斯巴鲁都相去甚远。”
“目前,随着进口车品牌纷纷入华,并加快本土化进程,留给双龙这样小众的进口车品牌的空间已然不多。”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在销量无法支撑的情况下,双龙很可能会被进一步边缘化,而庞大的前期投入都将面临未知的风险。”
新车导入未达销量预期
在2009年与上汽的合作宣告失败后,韩国双龙汽车选择与庞大汽贸联手,再度征战中国市场。由于看好近几年国内SUV市场的爆发式增长,双方对双龙汽车在华前景都曾持乐观看法,合作之初曾预期2013年在华销量达到3万~5万辆。
事实上,2012年,双龙在华销量仅为3000辆。对此,双龙汽车(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志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双龙产品老化,加上一直以柴油车为主打,不符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随后,双龙于去年底推出汽油版柯兰多,作为重点车型。新车型雷斯特W也于今年上海车展时宣布引入,目标是切入高端SUV领域,改变目前双龙销量主要依靠柯兰多一款车型的现状。
据了解,柯兰多SUV在双龙在华销量中占据的份额达到40%以上。随着雷斯特W的引入,“双龙希望这款车(雷斯特)今年销量能达到2000辆。”庞大双龙(北京)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宝江表示。
然而,这款新车的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一家位于华东区的双龙品牌经销商告诉记者:“虽然宣传单上雷斯特W有三款车型,但是目前引入的只有2.7T的柴油版车型,厂商指导价为32.98万元,且无优惠。相对来说,因为老款有1万~2万元不等的优惠,因此他们更愿意购买老款。”
上述经销商表示:“以我们店为例,单月柯兰多的销量约20辆,而雷斯特的销量大约为6辆。”
据Menutor咨询公司数据显示,在双龙汽车上半年2610辆左右的上牌量中,柯兰多达到1960辆,而雷斯特仅为250辆。这也意味着雷斯特并未对双龙形成销量支撑。
“柯兰多偏向于城市型SUV,低配版不到15万元的价格相对具有一定竞争力,而雷斯特25万元以上的价格区间,不太容易被消费者接受。”上述经销商人士表示。
从价格上看,目前定价于25万~30万元的SUV车型,消费者不仅可以选择JEEP指南者、斯巴鲁森林人、雷诺科雷傲以及福特锐界等更为主流的进口车型,奥迪Q3、宝马X1等国产SUV也在这一价格区间。
“从品牌上看,双龙与上述车型相比,并不占优势。”上述经销商人士表示。据记者从华东、山东、北京以及西南地区的经销商处了解的情况,目前双龙4S店的单月销量均为20余辆。
据记者了解,目前在上海地区,一家新的双龙4S店正在选址,而在山东青岛,从今年底到明年,将会新增2~3家经销商网点。按照庞大的规划,今年双龙的网点将从目前的80家左右增长至110家。
庞大重塑双龙投入有限
庞大曾计划在双龙的身上复制斯巴鲁的成功模式,也特意选派中冀斯巴鲁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金勇负责双龙项目。与双龙一样,在2004年刚进入中国市场之初,斯巴鲁对国人来说,只是一个个性化的小众品牌,市场接受度并不高。数据显示,2006年斯巴鲁在华销量仅约5600辆,而到2012年,这一数字已经上升至43459辆,并为庞大贡献巨额利润。
“庞大希望借斯巴鲁的模式,将双龙这样一个小众品牌打造成一个个性化的领导品牌,想法显然没错。”封士明认为,“但事实上,目前国内对柴油乘用车接受度并不高。”
“斯巴鲁在国外市场还是很受欢迎的,但双龙在全球市场的表现都平平。”封士明认为。数据显示,去年双龙汽车全球销量仅为12万辆左右,而斯巴鲁去年全球产量已经突破75万辆。
“从品牌来看,庞大需要加大对双龙的宣传,但事实上,目前还很少看到双龙的品牌宣传,曝光度严重不足。”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认为,“这可能与庞大近期的发展状况有关。由于日系车销量下滑、经营环境生变等系列原因,一年多以来庞大的经营遭遇瓶颈。再加上要梳理与斯巴鲁的合作关系,以及萨博项目的牵扯,都让庞大顾此失彼,减少对双龙的投入。”
“与斯巴鲁相比,庞大对双龙的投入不多。”一位曾代理过斯巴鲁的山东经销商表示,“以雷斯特W为例,目前全国庞大的经销店都几乎只有展车,没有现车,消费者订车差不多要等3个月。”
此外,上述华东区的经销商人士还告诉记者,庞大在二级经销网点的建设上也非常谨慎。“我们已经上报了好几家二级网点,但都没得到庞大的批准。”他表示,“对于一个新品牌,控制风险固然重要,但是车型和品牌缺乏曝光度,网络又铺展不开。对庞大双龙来说,无疑极为不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