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改革公务用车实物配给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这成为公车改革迄今最严厉的措施,也势必将成为车市的一大转折点。
公务用车减少采购数量,对于减少“三公经费“的支出、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有着极大的积极意义。但高兴之余,担心并没有消除,这可能导致汽车企业,尤其是自主品牌失去借此树立品牌的机会。
对于汽车企业而言,公务用车采购数量的减少肯定会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全国约有200万辆公车,每年更新量大约是50万辆,绝大多数是一般公务车。对于积极开拓公务用车市场的企业而言,势必会面临销售转型问题,这也是汽车企业不愿看到的局面。
公务用车改革是把双刃剑,在减少公车采购的同时,也刺激了私人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从杭州公车改革的经验来看,杭州市在2009年推行市级机关公车改革,所有的市管干部无论级别高低、官职大小都不再配备公车,导致这些人大量购买私人汽车,公务用车需求转移成了个人购买。
近年来,我们看到太多的车企,推出新产品时都会强调针对公务用车市场而开发制造,虽然这个市场每年采购数量并不大,但多少能带来品牌效应,这让车企有了前期的销量铺垫。
但从长期来看,摆脱对政策扶持的依赖未必是坏事。公务用车改革让车企的研发有了调整方向。一方面原打算依靠利好的新规进入公务车市场以提高品牌影响力的企业现在要重新制定产品策略;另一方面刺激了企业转型,更加专心的发展市场需要的产品,而不是政府需要的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