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亿辆。保守计算,如果每年净增1500万辆,到2018年底,中国汽车保有量就会超过两亿辆。中国已经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汽车大国。那么,中国汽车产业将如何结合自身市场优势,提升国内车企全面的竞争力,实现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转化?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会长付凯近日在接受盖世汽车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国内车企的当务之急是强化自主开发能力。
开发有正向开发和逆向开发两种趋势。通过对自主开发与逆向开发过程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自主开发的起点往往是客户的需求,过程中包含有针对产品开发的实验,以及完成工艺的量产实验,而逆向开发过程中会选择市场中比较优秀的产品作为标杆,因此我们比较容易认为,这个标杆产品已经通过了验证,因而减少了试制、试验的过程,这便给日后的故障埋下了祸根。
回顾中国汽车发展历史,逆向工程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付凯指出,早期为了满足市场需求,走逆向工程是比较快的方法,因此在早期客户的支持下它获得了很大的市场。不过在今天,中国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尤其是各大跨国车企的全方位接入,使得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此外,80后、90后对品牌的认知度高,品牌消费指向更加明显,这对品牌力比较薄弱的国内车来说是一个考验。
“总之,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我们应该转向正向开发,发展自己的技术。当然,正向开发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我们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包括人力、设计公司、供应商以及外部的测试实验等,有计划的完成各薄弱环节的建设。”付凯如此总结道。
以下为付凯接受记者访谈实录:
记者:您如何看待目前国内的人才发展现状?
付凯:个人认为我们可以通过人才论坛、精英年会等平台不断吸收人才。从日本归国的人才远多于从德国归国的人才,其中不乏家庭因素、工作因素。尽管国内近些年对归国的人才给予了环境上的改善,但仍需进一步优化。另外,国内企业略急功近利,仍需加强对团队的重视度,毕竟一个人能力再强,没有团队的支持也不可能有大的突破。
记者:以您对国内外汽车产业的了解,您认为国内汽车产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如何?
付凯:2013年中国产销突破2000万辆,2014年突破2300万辆,这个数字将会不断提高。在零部件方面,包括发动机在内的自主研发也在增强。尤其是在商用车方面,这几年不断地进军海外,海外输出非常快。中国商用车在海外战略中不仅是出口,还积极在当地建厂,扩大自己海外品牌的树立。
记者:您认为中国要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其关键是什么?
付凯:我们作为汽车大国距离汽车强国还有一定的距离。自我国提出用技术换市场以来,国内车与各品牌建立了合资关系,目的是通过慢慢运作吸收它们的技术,通过多年合作,国内车企确实学到了开发流程和管理技术,但是跨国车企并没有跟我们分享它们的供应商体系,我们也发现,国内的这些跨国供应商当中,大部分都是只有生产的功能,而没有开发功能。在开发方面,我们基本上采用逆向开发的手法,其优点是时间快、见效快,但面对当前的市场状况,我们应该转向正向开发,发展自己的技术。
记者:为什么正向开发如今更受推崇?
付凯:逆向开发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在具体工作中,如果整车的逆向开发能达到标杆车的70%,向下级商的推移会是一个下降过程,整个开发过程中是硬件装置在齿轮上的匹配,牺牲了整车性能,在此基础上,如果想实现产品平台化和产品升级的时候,往往需要对局部的零件结构进行设计变更,这时候就需要用正向开发的方式完成这种任务。如果没有正向开发平时的积累,就没有能力通过正确的设计掌握车的细节,所以会经常发生故障。
记者:据了解,日本车企与其供应商是金字塔形的,而国内则有多个供应商与车企对接,您如何看待这一现象?
付凯:这是各有长短的。使用自己体系的供应商,在开发匹配上做的非常好。而国内企业则可以选择最优秀的供应商,但各个零部件组装出来的东西不一定是最好的,因为匹配性难以保证。在我看来,产品从开发到上市要经过很长时间,我们要提前5-10年进行新车的开发,并根据市场需求进行不断的完善。
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
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协会是由汽车及相关行业的在日华人发起组建的非赢利性的、非政治性的团体,旨在为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提供交流平台,促进在日华人汽车工程师与国内外汽车工程技术领域的相关组织、团体和工程技术人员之间的交流。协会现有会员500多人,遍布日本各大汽车集团、业内公司、研究所和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