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网站消息称,中消协发现,有的消费者购买汽车后拿到了车辆合格证,竟然不能挂牌上路,原因是不法分子获取汽车厂家的新车信息,用伪造的合格证为不明车辆抢先注册上牌。
据NBD汽车(微信:NBD-AUTO)调查,假合格证伪造者不仅仅是一些不法分子,经销商伪造假合格证的情况也较为普遍。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NBD汽车(微信:NBD-AUTO),部分经销商通过抵押真合格证获得进货资金之后,再度伪造假合格证抵押给相关金融机构,以缓解日常经营中的资金问题;亦有部分经销商,在合格证抵押给银行无力赎回期间,伪造假证欺骗消费者。
业内有观点认为,这一乱象背后所反映出来的不仅是4S店销售渠道的乱象,更是经销商盈利难的真实写照。
假合格证乱象
以“车辆合格证抵押贷款”一直是行业潜规则。但是目前抵押的不再仅仅是真合格证,抵押假合格证现象也已出现。一位经历过由于经销商资金链断裂而被扣押合格证的车主王先生(化名)告诉NBD汽车,“执法部门在调查取证过程中发现,4S店抵押给银行的合格证中存在大量假证件。”
“当时抵押我车辆合格证的那家4S店由于资金周转不过来,就造了一批假合格证向当地信用社贷款,90多张假合格证贷到了500万元款。”王先生表示。
那么真合格证去哪了?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NBD汽车,由于汽车采购需要大量资金,很少有经销店有能力全款进车,因此,许多经销商都会向银行或汽车金融机构抵押合格证,以获得进货资金。
但是按照流程,经销商在支付全款后,出厂合格证才会随同车辆一起交给经销商。没有合格证,金融机构并不会办理抵押贷款手续。如此看来上述操作方式似乎并不可行。
然而,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经销商抵押合格证的金融机构,实际上是汽车厂家的合作机构,或者下属金融机构。在真合格证被抵押之后,部分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多日常运营资金,则伪造假证,抵押给其他银行获得贷款。伪造假合格证,不仅成为部分经销商多次获得资金的“手段”,而且也成为他们“忽悠”消费者购车的重要方式。
合格证作为交付新车时需随车交给车主的重要证件之一,由于4S店资金周转不开,无法及时赎回。为了“忽悠”消费者购车,部分经销商则做假证蒙混过关。
“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新车上牌手续需要通过4S店销售执行,因此4S店销售就会以各种理由拖延上牌时间,等拿回真证件后再去办理上牌手续。”上述知情人士表示。但如果经销商资金链断裂,无法赎回合格证,被蒙蔽的消费者则将面临因为缺乏合格证,导致新车无法上牌、上路的问题。
乱象背后的问题
如此看来,假合格证的出现不仅暴露了监管空白,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经销商目前的生存现状。
有观点认为,经销商作为直接造假者,肯定会被问责,但厂家对经销商的监管不力也是导致这一问题发生的重要原因。
中消协也认为,车企对经销商有管控义务。车企不仅应该采取手段防范假合格证的出现,而且应该保证真合格证能够随新车交付车主。
汽车“三包”政策明文规定,经销商需明示并交付合格证、产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维修保养手册等随车文件。
实际上,不管是厂家管理,还是政策规定,都是规范合格证合理使用的外在因素,导致合格证造假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则是经销商的利润难题难解。
近年来,随着市场销量增速放缓,汽车经销商面对巨大的成本投入,利润正在逐步滑坡。能够赚钱的经销商比例逐渐减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15汽车经销商满意度调查》显示,2015年经销商盈利状况很不乐观,约三成经销商亏损。其中,48.5%的经销商经营状况与 2014年持平,21.8%的经销商盈利,29.7%经销商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亚夏汽车201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亏损5636.24万 元;2015年南菱汽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亏损1845万元。
“从目前情况来看,一些不堪重负的小经销商则只能关门歇业。”上述知情人士透露。
去年,国内第一家在美国上市的经销商集团联拓因资金周转不灵,旗下多家4S店倒闭;拥有16家子公司的河南涌鑫集团老板也在去年4月“跑路”。
全国工商联汽车经销商商会秘书长朱孔源表示,虽然这两年流通行业问题集中爆发,但可喜的是,这一过渡发展时期,也让更多厂家扭转了经营理念,压库、管理上过度干预经销商等现象已有明显改善。
特别是今年,《关于汽车业的反垄断指南》、《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等政策有望落地,将进一步改善厂商关系,推动汽车流通行业良性发展。
“对经销商来说,寻求多元化利润点,提升自身管理能力,拓展业务水平,提高售后服务依旧是下一步要深耕的重点。”朱孔源表示。由此来看,要杜绝或者减少经销商合格证造假行为,这不仅需要监管等全面完善,而且需要经销商寻找多元化的盈利模式。(来源:每日经济新闻作者:陆佳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