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放马中原
从2006年的调研,到2007年的布局,2009年郑州工厂竣工,在中级车市场经过20多年的打拼后,海马董事长景柱高调亮相微车项目
关于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中国汽车业界曾有论断,“谁也不比谁知道得更多”。外界很难从正规渠道捕捉到有关景柱的信息——他不接受媒体采访;不出席自己品牌的新闻发布会;不参与企业公开活动。创业海马20年,从无例外。甚至内部也很少抛头露面,“在海马,景柱本身就是新闻”。
但这个惯例终于被打破。
2009年12月26日。郑州市航海东路第十七大街。在海马集团郑州基地15万辆轿车项目即海马郑州第二工厂竣工仪式上,无论是媒体还是当地官员,都有些惊讶地发现,长着标准国字脸、戴无边眼镜、着深色西服、打蓝色领带的景柱公开亮相并致辞。
或许这是因为出席当天新闻发布的来宾阵容过于强大的缘故,比如担任活动主持的是河南省政府副秘书长赵瑞东,而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郭庚茂,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王文超,副省长史济春,郑州市市长赵建才,郑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也悉数到场,再加上河南省主流汽车企业的当家人——宇通客车董事长汤玉祥、少林汽车董事长周文昌、郑州日产总经理郭振甫,景柱不出来亮相显然说不过去。
44岁的河南人景柱是海马汽车绝对的精神领袖。1988年他选择在机械工业一片荒芜的海南创业时,没有人看好他:跟他合作了15年的日本人不相信他能创造奇迹,他却用普力马开创了国内“五座+两座,工作+生活”的休闲轿车文化;跟他联姻的一汽不愿意对其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他硬是将福美来打造成中国车市新三样中的当家花旦。#p#副标题#e#
尽管有这些开创性成就,景柱却一直愿意置身幕后。《汽车商业评论》曾经多次报道海马汽车,但是这位精神领袖却始终不愿抛头露面,最多只是将他的博士论文和企业内部的训导资料示人。现在为何他愿意公开亮相?相信,不只是因为有这些高官和同僚捧场,不只是因为他是河南人在河南兴业,更关键之处在于,这是海马的一个关键时刻。
2008年海马汽车销量达到13.6万辆,比2007年的8万辆同比增长70%,但2009年,当周围对手平均增长超过50%的时候,海马全年销售数字又跌回到8万辆左右。在中国汽车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车市场之际,在同行们高歌猛进的时代,海马却显得异常沉默甚至有些萧瑟,这背后酝酿的却是一个巨大的转折。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年轻的海马汽车单飞之后,其在海南基地的产品需要更新,现在,经过三四年的卧薪尝胆和开发储备,2010年是海马新产品集中投放的一年,而2009年可能正处于新老产品交替的阵痛期。与此同时,这段时间也是海马汽车的调整期,它将发展的方向定位在另外一个重要支点——微车项目上,而河南正是景柱为海马微车选择的大本营。
从公开资料看,早在2006年,景柱就对汽车工业发展方向做过分析。他认为,基于能源和环保的要求,未来的汽车产业小型化、经济化和清洁化是必然趋势。这是其一。其二,国内一线城市汽车消费日趋饱和,农村市场尚待开发。之后,他对河南开封和郑州的考察随即拉开序幕。#p#副标题#e#
2007年,景柱开始落子中原。算上海马郑州第一工厂的5万辆产能,其郑州基地产能已达20万辆。按照他对外公布的中期目标,海口基地将形成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和50家配套厂汽车产业群;郑州基地将形成30万辆整车、30万台发动机和30家配套厂规模。
从一个偏安海南的汽车冲压件厂,成长为一个拥有两个生产基地(海口、郑州),一个研发中心(上海),年产值超过百亿元的集团公司,景柱已经创造过海马奇迹。在中级车市场经过20多年的打拼后,他期望在微车市场上开疆辟土。这一次,他能成功吗?
后来者不是迟到者
海马郑州微车基地的设想很“简单”,80亿元人民币总投资,预期200亿元年营业额、15亿元年税收以及15000人就业。
当地政府对此类项目一向大力支持,因为不但解决就业,还能拉动相关投资。河南省副省长史济春称,海马汽车此次进入郑州是“河南省工业战舰上的一件大事”。
为此提供注脚的是,政府领导还亲自出面,多次到北京,向国务院、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和工信部汇报情况,请求支持。他们希望,获得轿车户口的海马郑州能与宇通客车、少林汽车和郑州日产一道,肩负起河南省振兴汽车产业、打造百万辆汽车产业基地的重任。
海马郑州被景柱定位于“两微(微客和微轿)”基地,主要面向城乡市场。对海马而言,选择郑州并非简单的是景柱的乡土观念起作用。
海马集团副总裁、郑州基地负责人孙忠春解释说,一是物流优势,这一点不言而喻,同样一款车,从海口运输跟从郑州运输比较,可节省几百元。二是销地产优势,中原偌大的市场就在身边,“以郑州为中心,500公里内画个圆,有4.7亿人;1000公里内画个圆,有7亿人”,尤其是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安徽和江浙一带,市场潜力巨大。
同样重要的是,这里还有相当良好的微车配套基础,在郑州市周边,就有140多家零部件厂商,其中不乏为国内外知名汽车厂商配套的优秀企业。至于成本优势,郑州的劳动力成本相比其他省市更便宜。
一切就绪后,2007年2月的最后一天,景柱在中原迈出实质性一步:海马投资通过资产重组,全资收购位于河南中牟县的郑州轻型汽车制造厂,将其更名为郑州轻型汽车有限公司。
5个月后,海马集团设立合资子公司海马(郑州)汽车有限公司,并将所持有的郑州轻汽100%股权转让给海马郑州。2009年4月,海马郑州的首款微客产品福仕达在经过改造后的生产线上下线。#p#副标题#e#
在此之前的2008年4月,海马郑州基地第二工厂亦开工建设。一年半后,当海马郑州向业界展示其首款微轿产品海马王子,并首次开放15万辆轿车基地时,这里俨然已是一个现代化标准工厂,福仕达和海马王子将在此共线生产。
郑州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说,这是在完成村庄拆迁477户,搬迁农民1997人、迁移坟墓500多穴栋,拆迁住房面积13.8万平方米,各种作坊和小工厂20多万平方米的基础上建造的。在第二工厂旁边,海马郑州30万台发动机项目已于2009年6月底开工。
在15万辆基地竣工之前,海马开封零部件工业园11家零部件厂已竣工投产,其中不乏像重庆长鹏这样有着与跨国汽车公司合作背景,在设计和开发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配套企业。
至此,一个以郑州、中牟、开封为核心的海马微车产品链条搭建完毕,其物流半径不超过40公里。
孙忠春并不认为海马微车就是市场迟到者。尽管先行者上汽通用五菱和长安微车(包含哈飞和昌河)占据了该市场近80%份额,但是他认为“市场集中度高,是我们进入的好机会”。
孙忠春告诉《汽车商业评论》:“从后来者角度分析,我们可发展空间较大。比如丰田,它进入中国汽车市场较晚,但它的市场规模和发展速度,大家都看得到。综合来看,这是实力和能力决定的。”
微车的神秘诱惑
经过近半年的考察,2009年8月,山东人王夕军跟海马郑州签订代理协议,拿下海马福仕达在潍坊的代理权。这家位于潍坊的经销商此前曾代理过克莱斯勒品牌,建有美观大气的品牌专卖店。但随着克莱斯勒退出北京奔驰,经销店度日如年,几近荒废。
王在原品牌店基础上稍作改换,挂上潍坊诺德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的牌子,从9月开始售卖海马微车,他在潍坊的3个销售网点月销福仕达100辆。#p#副标题#e#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设计福仕达时,海马汽车内部曾有过激烈争论。传统的微客产品,一般只需考虑经济、可靠、实用三要素,具体来看,就是购买成本低、使用成本低,能拉人载货。
但在做福仕达造型时,一派意见认为,微客消费者会逐渐讲究品质和舒适,“这就好像老百姓也要穿西装,打领带一样,总有这样的过程”。因此,在造型时,他们大胆地使用了高背元素,现在看来,这种策略是成功的。
截至2009年年底,已有近400家福仕达销售网络在全国各地铺开,其中一级销售店120多家。到2010年底,海马郑州要将一级销售店增加到200家。
据《汽车商业评论》调查,代理海马郑州微客福仕达的经销商,85%以上都代理其他汽车品牌。这些已在市场上打拼多年的经销商在当地均建有较完善的销售网络,拥有成熟的市场营销经验,这无疑让海马郑州大为省心。
未来,海马微轿产品的营销体系也会选择现有的福仕达经销商,海马郑州销售公司总经理欧永富表示,前提条件是要有独立团队、独立展示区、独立资金、独立核算、独立考核和独立销售计划。当然,他们也会考虑单做海马郑州微轿的经销商。
孙忠春清醒地意识到,微车消费者毕竟跟其他轿车品牌不同,微车的主要销售阵地是在城乡结合部和广大农村市场,因此,海马郑州的渠道主要着眼于二三线或者三四线城市,以及经济较发达的县乡地区,地域以中西部地区为主,这些将是未来经济崛起的新增长点。
他进一步向《汽车商业评论》解释说,这个渠道主要包括在三个计划中:首先是“种子计划”,在比较偏远的省份发掘优秀经销商;其次是“广种计划”,在重点销售区域的每个县建立网点;再次是“深耕计划”,在广种计划基础上,将网点下沉到乡镇地区。
发生在销售终端的场景,已经让海马郑州初步品尝到做微车的甜蜜:福仕达自2009年4月量产以来,当年实现销售3万辆,最多时一天就卖掉400辆,在个别市场的销量甚至排到当月第一名。甚至还有出口,2009年10月福仕达在阿尔及尔参展,海马郑州与阿尔及利亚GIANT汽车销售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福仕达获得首批出口订单。
《汽车商业评论》还了解到,为能早点提车,经销商预先打来的订车款就有1亿多元——对一个新进入者而言,市场无疑是最好的嘉奖。
接下来最大的问题可能还是产能。福仕达此前只在海马郑州第一工厂生产。但新产品投放,产能逐步提升有个过程,这是客观现实。第一工厂产能从最初的20~30辆/天,拉升到100辆/天,再到后来160/天,已趋饱和。即使还能三班倒,但这样一来品质就无法保证,这显然是素来以稳健著称的海马汽车不愿冒险尝试的。而随着第二工厂的投产,这个问题将逐渐得到解决。
业界有种说法,做微车需要规模,上规模需要品种,产品系列化不可避免。在景柱对海马郑州的中期规划中,远远不只是两款产品。
当被问及2010年新产品的销售目标时,孙忠春认为,车身长度3.8米,发动机1.0L的产品是市场主流,主流之外,还有加长版、宽体微客、微卡等产品。“2010年我们会有五六款新车型投放市场,销售目标是‘保九争十’——保9万辆争10万辆。”他说。
这是一个雄心勃勃的目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