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汽车公司寡头垄断竞争已成为趋势,而中国汽车市场的重要性日益凸现,因此中国正成为跨国汽车公司竞争的主战场。据有关资料统计,2006年三资企业的数量只占汽车行业的21%,而总资产占40%以上,工业增加值及主营收入超过50%,利润总额达到67%。目前,中国虽然已经跨入世界汽车产销大国的行列,但是离汽车强国还有相当的路程。其原因主要是由于自主开发能力弱,核心技术仍然为汽车跨国集团所掌控,自主发展尚缺乏话语权。
具体表现为:在整车合资企业中(股比一般是50:50),中方核心技术缺失,缺乏自主发展话语权;在汽车发动机生产领域以及零部件领域中,外方独资、控股趋势明显,特别是高技术含量的零部件领域[如:汽油机电喷系统(EFI)、柴油机共轨电喷系统、无级变速器(CVT)等],中方处于弱势和守势。
目前中国汽车合资合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问题1.外资控制率上升。从2001年到2007年汽车产业数据来看,外资市场控制率由31%-38.67%;外资资产控制率由23.04%-31.53%;外资利润额占行业总利润额的59.7%,内资总利润额占行业总利润额的42.6%;外资利润率是15%高于内资利润率8%,外资品牌控制率由26.17%发展到50%;外资重要企业数量占汽车行业21%,控制率由40%发展到70%。由此表明,外资从技术、市场、股权、品牌等方面实施了控制。
问题2.外资控制领域延伸。近些年外资将其触角延伸到生产、研发、营销、金融、信贷以及租赁市场等整个产业链领域,不断进入汽车产业链的高利润领域,建立独资和控股公司,攫取高额利润。因此,中国汽车产业存在的产业不安全因素不容忽视(关于国家汽车产业安全的7项指标中,被访专家最为关注“技术创新能力”、“自主品牌市场占有率”和“中方股东对企业的管控程度”三项指标,其中有88.2%的专家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和“控制程度指标”重要性最高)。
问题3.重复引进过多,忽视消化吸收。当前,中国大多数企业在利用FDI过程中,往往倾向于进口国外生产线和硬件设备,低水平重复引进现象严重,在一些利润高、市场需求急剧扩大的一般性加工业中,各地集中重复引进现象尤其严重。这几年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加工工艺水平,但由于多头引进、多源引进、技术融合性差,相互封锁和地方保护主义的盛行,使得引进技术在各厂家间相互扩散极为困难。据有关专家研究,中国的技术引进项目其扩散过程与一般的“S”形不同,呈现典型的倒“V”形曲线,即引进项目在初期很快增加并达到顶峰,其后速度下降并很快停止,这是创新扩散效果最差的一类。1980年代初以来,中国引进的汽车工业技术也呈现这种状况。几家大公司虽然设有研发机构,但研发投入也明显不足,造成技术基础薄弱。而某些引进技术在引进厂家内部有一定程度的扩散,但几乎没有扩散到其他厂家。
问题4.仅追求完成国产化率,忽视汽车核心技术开发。国产化进程是进入独立开发和生产阶段的必由之路。实际情况是,国产化一方面导致合资企业抽调技术力量去完成国产化率,而无力进行自主技术开发,从而陷入“引进——国产化——再引进——再国产化”的怪圈中;另一方面,合资外商所鼓励的国产化多数是技术含量及利润空间都不大的零部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汽车零部件厂商资金的积累和技术升级的可能性。掌握核心技术的外商在很大程度上是不希望发生技术转移的,即使在国内建厂,它们也一般以独资形式(博世公司坚持独资在苏州生产燃油喷射系统),因此汽车零部件厂商要想学习到核心技术也很难。
问题5.个别企业追求短期效应,盲目合资。中国汽车产业合资的20多年,各项招商引资的优惠措施频出不穷,而鼓励自主开发的优惠政策则相形见绌,造成许多企业没有自主开发的积极性。个别企业对合资目标、前景缺乏系统全面的思考,只注重短期效应,造成企业合资初期兴盛、几年后出现效益下滑局面。有些企业存在跟风倾向,同一地区或同一领域的企业签约合资已不是单纯的结构调整,而演变成一种攀比之风。
报告建议,汽车产业在利用外资方面应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在WTO框架下,总结二十多年来利用外资的经验,努力提高中国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质量。鉴于利用外资政策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报告还建议国务院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项课题小组,为多哈谈判和国内产业政策调整做好准备,提出汽车产业利用外资的原则、政策、方向和对策。(根据中汽协2009年《中国汽车产业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