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河车网 > 各品牌车型“被动安全技术及设施”一览

各品牌车型“被动安全技术及设施”一览

2011-10-26 来源:大河车网

  
    大河车网转载:所谓的被动安全装置,则是在车祸意外发生,车辆已经失控的状况之下,对于乘坐人员进行被动的保护作用,希望透过固定装置,让车室内的乘员,固定在安全的位置,并利用结构上的导引与溃缩,尽量吸收撞击的力量,确保车室内乘员的安全。

    常见的ABS、VSC等驾驶上的辅助装置,便是属于主动安全配备;而安全带、气囊及笼型车体结构,便是被动安全配备与设计。更有一些汽车品牌还有独立开发的技术系统,现已成为品牌区分的标识之一。如丰田的GOA车身安全技术、奥迪的预防式整体安全系统Audipresense等。

    丰田:GOA车身技术

    自从1995年,GOA(GlobalOutstandingAssessment)车身技术首次被应用以来,丰田一直致力于开发同级别车型中世界最高水平的安全性,在对事故开展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引进最新技术,在改进冲撞条件、保护行人安全、扩大全方位共存冲撞形态以及防止颈椎损伤等方面不断完善各项安全性能。丰田在使用高强力钢板的同时,采用CAE(计算机模拟控制)技术,开发高强度座舱和具有对冲击能量高效吸收能力的车身结构,从而实现在车辆发生撞击时,车身和驾驶座能有效吸收碰撞能量,并将其分散至车身各部位骨架,确保驾乘者安全。

    需要说明的是,丰田的GOA安全车体的设计基本上是冲击吸收车体以及高强度座舱空间确保的概念,与笼形车体结构的设计概念是相近的。

    日产:ZoneBody区域车

    日产汽车开发的ZoneBody区域车身,将车身分成撞击缓冲区域和安全保护区域。在设计理念上,日产ZoneBody通过车身结构的优化使得碰撞时产生的能量可以沿着预设的方向向车身分散吸收。简单理解就是,日产将发动机舱和行李舱充当“撞击缓冲区域”,乘员舱则是“安全保护区域”。发生碰撞时,撞击缓冲区域溃缩吸能,安全保护区域坚守阵地誓不变形,这一刚柔并济的组合才是人身安全的真正原因。

    本田:“G-CON”车身架构

    本田雅阁采用了本田独有的“G-CON”车身架构,在事故发生时,可以减轻对人的伤害。这项技术运用于车体的各个框架,有效吸收撞击力,先进的G-CON技术等创造了撞击共容安全车体结构系统,通过车体框架的复合配置,充分地分散和吸收来自前方的撞击力。这种车体结构不仅能在碰撞发生时提高自我保护,同时也考虑到减轻给对方车辆及行人的伤害。

    奥迪:预防式整体安全系统

    Audipresensebasic通过采集ESP系统的实时信号,在车辆可能发生危险时(比如全力刹车或出现侧滑),根据情况的严重程度做出一系列预防性措施,比如自动启动双闪灯,部分或全力收紧安全带,自动关闭侧窗和天窗。

    更高级别的奥迪预防式整体安全系统前部版——Audipresensefront则与ACCStop&Go功能绑定,该系统通过对全车多个传感器和探测器发回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以最大限度地防止追撞前车的事故发生。当前方车辆突然刹车或者本车快速靠近前车的情况下,系统会以红色警示标志和音响提示向驾驶者提出警告,同时预先提高刹车系统内的油压并增加空气悬挂的硬度以应备随时可能出现的紧急制动。第一阶段的综合警示起到了第一时间提醒驾驶者进行制动的效果,这也往往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最佳时机。

    如果驾驶者对第一阶段的干预无动于衷,刹车系统会使用之前已经建立的刹车系统油压制造一次点刹,由此引发车辆震动会吸引驾驶者足够的注意力,并使其对当前的危险状况进行主动人为干预。同时,系统通过轻度收紧安全带的方式提醒驾驶员注意可能发生的危险。此时,如果驾驶者采取刹车措施,刹车系统会根据与前方障碍物的距离主动提供精准的刹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