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SUV市场将再“火”五年
暗淡的车市中,SUV这个细分市场却显得格外耀眼,由于追求运动、突出特性的“80后”消费群迅速壮大等原因,业界预测SUV的火爆将延续五年左右。而一些合资企业也在改变战略,首款产品导入从轿车转移到SUV车型。不过,在这股看似合理的SUV热潮背后,也透露出消费者和车企非理性的一面。毕竟,SUV不符合汽车工业的发展趋势,这引人深思。
今年1月份,中国车市仍在寒冬中艰难前行,但SUV市场还是保持较高热度,成为为数不多处于井喷期的细分市场之一。
SUV是“Sports Utility Vehicle”的简称,即“运动型多功能车”,继十年前国内SUV市场以超过300%的增速疯狂蹿升之后,去年攀高的走势被认为是“SUV的第二波热潮”。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将有30款以上全新、改款SUV车型在中国上市。
J.D. Power亚太公司中国区研究总经理梅松林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预测,SUV的火爆走势还将延续大约五年。
个性化需求膨胀
按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字,2011年,国内SUV销售总量达159.37万辆,同比增长20.19%,增速远超其他车型,增量远远高于乘用车整体增长量的5.19%。SUV全年销量占中国汽车总销量达9%,占乘用车总销量的11.01%。
SUV市场火爆已经不是新鲜事。最近几年,国内SUV车型连续稳定增长,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根据J.D. Power的调查,中国SUV市场份额最近十年已经从1%攀升至17%,并初步构成了对凯美瑞(车型 配置 图片 报价)、雅阁(车型 配置 图片 报价)等中高级轿车市场的冲击,而美国市场的占比是26%。中国市场的发展潜力可见一斑。
本报近日与新浪网联合调查的结果显示,如果未来一年之内有购车或者换购需求,88.4%的被调查者选择了SUV车型,占比非常高。
“SUV的大空间、高通过性等特性迎合消费心理”成为被调查者认为“SUV销量火爆”的主要原因。
“观察SUV市场销量不断增长的过程,我们发现,个性化、多样化需求是促进SUV市场发展的主要动力。”梅松林分析道,大中城市的消费者,在对普通三厢或者两厢轿车审美疲劳之后,往往将视线转向城市型SUV。
SUV车型特性决定了,这类车型除了具备中高档轿车的舒适性外,还有更高的越野性和安全性,并有运动感,便于日常生活、外出旅行和野外休闲,吸引了更多消费者的目光。
值得一提的是,两三年前SUV热销是中国汽车消费进入“第二辆车时代”的主要标志,但从去年的SUV销售趋势上看,那些首次购车的年轻消费者越来越倾向于SUV产品,则进一步壮大了这一细分市场的需求。
不少汽车经销商表示,追求运动、突出个性的“80后”消费群体迅速壮大,占到了SUV总体销量的20%以上。
这些新消费群体正在影响甚至主导市场格局。尤其是随着近年来汽车厂家在技术研发上不断投入,SUV车型一改“油老虎”的旧面孔,以搭载各种先进发动机技术、车身轻量化技术等节油优势示人,吸引了更多对油价敏感的消费者。
五年增长期
SUV已成为汽车制造商们竞相角逐的第二战场。以生产SUV车型为主的国内民营车企长城汽车市场部负责人便告诉本报,对SUV产品的需求保持乐观,虽然市场上的产品不断增多,但市场需求膨胀速度比想象中更快。
重要的是,与其他竞争充分的细分市场不同,SUV市场一直保持较高的集中度,相对固定的竞争格局也让汽车企业看到更大的市场空间。
目前国内SUV市场竞争格局泾渭分明,高端市场中,以卡宴、路虎、Q7等大排量的进口产品占主导地位。而20万元左右的中端市场则以CR-V、RAV4、汉兰达等日韩系合资车企引领。而哈弗、瑞虎等自主品牌则成为15万元以下市场的主力军。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1年,销量排名前五位的SUV品牌依次为哈弗、本田CRV、途观、逍客和IX35,上述五个品牌共销售66.79万辆,占SUV销售总量的42%。
业内人士预测,未来几年中国汽车市场还将保持向上的发展势头,但企业间分化也将加剧。从其他细分市场的演变来看,SUV市场同样将延续这一发展脉络。固守中高端市场的合资品牌,在大把赚取市场“红利”的同时,也很有可能随时向低端市场延展。
据初步统计,今年奔驰GL级、别克Encore、英菲尼迪JX、华晨宝马X1、斯巴鲁XV、马自达CX-5、全球鹰GX7、传琪GS5等车型将悉数上市,足见利润贡献度更大的SUV产品在企业产品战略上的重要性,从产品布局上看,自主品牌产品上展、合资品牌产品下沿成为趋势,从去年年底长城汽车哈弗SUV比2010年涨价1000元便可看出端倪。
正是因为有着较高的利润贡献度,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纷纷加速布局SUV产品。调查显示,75.5%的消费者认为“迎合市场需求是好现象”,而24.5%的少数人认为“真正能体现企业品牌现象的还是轿车,不应该过度发展SUV”。
针对自主品牌车企积极发展SUV产品的乐观心态,梅松林认为,从企业来讲,应该及时抓住这个机会,中国市场发展很快,机会稍纵即逝,尤其是自主品牌,企业生产更为依赖SUV。
梅松林建议自主品牌车企,未来从对市场负责的角度,自主品牌一定要谨慎。该走的流程一定要走完,推出一个产品的准备期3~4年,要在速度和市场效益中找到平衡点。
按照发展规律,梅松林告诉记者,国内三、四线城市还处于自主品牌轿车很流行的阶段,那么下一步便是合资品牌低端车进入,再在下一个阶段,低端SUV将进入市场,因此,未来五年左右,SUV还会快速增长。
第一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