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汽车市 场以1850万辆的业绩收官,实现同比增幅2.45%,远低于业界的预期。2012年,业界普遍认为市场整体的同比增幅将会回升到8%~10%左右,全年 有望突破2000万辆的销售规模。不过从1月份的市场表现来看,市场回暖信号并不明显,一季度国内车市会遵循怎样的走势?
■特约战略合作咨询机构盖世汽车研究院
覆盖在2011年中国汽车市场上的阴霾在今年1月份并未散去。尽管业界主流预测观点乐观地认为今年国内车市将保持在两位数的整体增幅,不过根据 盖世汽车网最新一期的业界调查(调查时间为2012年1月30日至2月6日,参与人数1779位)结果显示,一季度车市的走势在业界看来并不乐观。
通过调查1我们可以看到,高达53%的人士认为一季度国内车市整体增幅基本在0~5%这一区间,另有37%的人士甚至判定一季度车市将会出现负 增长。相比之下,只有6%的人士认为一季度车市可保持5%~10%的增幅,预计这一增幅超过10%的乐观人士也仅占到总人数的4%。
由于此前对国内车市带来重大影响的政府利好刺激政策在2010年底已经全部退出,因此今年一季度车市整体受政策退出所带来的连带影响已经基本消除。但在2011年市场增幅大幅回落之后,除去政策因素外,仍有多种其他因素制约着市场的回暖和快速反弹。
在调查2中,27%的人士认为当前宏观经济走势不明朗是影响一季度车市走势的主要影响因素。2011年我国GDP实现同比增长9.2%,但从目 前看来对于国内经济增速将放缓的看法各方已经达成共识,“十二五”中央规划确定GDP增速目标是7%,经济增长放缓无疑会延续至一季度,工业增长也将进一 步放缓。再加上欧债危机触及亚洲,对我国宏观经济层面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节前透支的部分消费潜力对一季度市场的影响来的更为直接,有19%的人士这样认为。由于2011年市场表现严重低于预期,导致厂商库存积压严 重,部分经销商为了年底冲量基本在岁末的11月和12月进行降价促销,消化了相当一部分的消费潜力。此外,今年1月份元旦和春节这两大节日相隔时间过近, 导致元旦销量并未达到往年的销售预期,18%的人士认为这一点也对一季度车市整体表现产生了或多或少的负面影响。
用车成本的提高和交通压力趋增,这两大因素也分别获得了21%和12%人士的认同。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逐年递增,无论是中央层面还是各地政府 都有可能从油价、停车费等方面逐步提高消费者的用车成本,部分潜在消费者(尤其是一线城市和汽车保有量接近饱和的二三线城市)很可能会基于用车成本以及交 通拥堵状况等因素的考虑而暂时放弃或延缓购车计划,通过公共交通工具来达到每日城市通勤的需要。我们认为,包括用车成本提高、因汽车带来的交通和环境压力 以及消费观念的开始转变,将会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从整体上影响国内车市的发展。
2011年市场份额缩水的自主品牌在今年一季度很可能将延续不景气的发展态势。
调查3中,有高达75%的人士认为一季度自主品牌将继续丢失份额,对此持反对立场的人士不到10%,仅为7%。另有18%的人士持观望态度,认为目前对一季度自主品牌的市场表现究竟如何还不好说。中汽协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自主品牌乘用车完成销售611.22万辆,同比下降2.56%,市场份额同比下滑3.37个百分点。几大主力自主品牌代表车型如奇瑞、吉利、比亚迪、长城、江淮以及华晨等均未能完成2011年的销售目标。
终端消费市场的结构性转移对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带来了困境,而今年一季度市场的结构性分化还在继续。
调查4的结果显示,微型车这 一细分市场在35%的人士看来已经失去了市场生气,是一季度最不被看好的细分市场。结合盖世汽车网在去年底做的一期关于2012年全年国内车市走势预测的 业界调查中,仅有1%看好这个细分市场的发展,可见随着国内汽车消费需求的升级以及对微型车文化的抵触情绪没有消除,这一市场接下来的发展面临非常大的困 境。而作为这一市场的主力军,自主品牌无疑会是最大受伤者。同时,进口微型车如smartfortwo、Spark斯帕可、菲亚特500(车型 配置 图片 报价)等也将面临市场挑战。
继微型车之后,18%的人士对MPV市 场在一季度的表现也不抱信心,这一投票比例说明国内MPV市场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态势关联度较高,在一季度可能放缓的经济走势下,这一市场也很可能将随之波 动。2011年,国内MPV市场总销量达到49.77万辆,同比增长11.74%。这一良好的发展势头在今年能否得以继续保持值得关注,关键看二季度的市 场表现。
豪华车、中型车、紧凑型车以及小型车这 四大细分市场所获得的投票比例不相上下,分别为9%、12%、10%和11%,说明这几大细分市场在业界看来很可能会将延续2011年的市场走势。不过在 我们的线下调查采访中了解到,多数业内人士认为自主品牌云集的小型车市场需求存在进一步紧缩的可能,相关企业需及时制定出破困之策。
看空SUV市场一季度市场表现的人士只占到总数的5%,可见这一细分市场有望在今年继续创造辉煌。我们认为,由于这一市场潜力还在待开发阶段,日后必定会有更多的竞争者进入,尽早制定出个性化的品牌诉求和差异化竞争策略可增强未来的竞争力。
总体而言,严重的产能过剩以及市场回归理性,市场结构性调整在今年将不可避免。这其中,抗风险能力相对较低的自主品牌会经受一定的考验。我们要 提醒的是,如何化解增速放缓带来的不利影响,是各大汽车厂商尤其是自主品牌必须首先要解决的思路问题,否则很可能会被竞争对手拉开差距。
中国经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