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河车网 > 汽车企业的三个责任

汽车企业的三个责任

2013-11-04 来源:大河车网

    大河车网转:比亚迪在美国的发展情况,以及美国汽车工会关于比亚迪员工薪水过低给予的“刁难”,媒体各执一词,笔者则感慨很多。美国汽车工会非常传奇,曾经“勇斗福特”、“智斗通用”等汽车制造商,为工会成员创造一个安全的就业环境,这次二者能够产生争执,笔者也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笔者无意去批判或者为谁去背书,比亚迪利润的增长,以及其受到的关注,这在中国也是一个“成功典型”,北美汽车工会存在这么多年,就像一种制度,自然有其存在的道理,这次有文章称“北美工会是食利阶级牟暴利”,而比亚迪方面“比亚迪违反加州最低工资法,罚款10万美元”。笔者只想谈谈,这中间存在的种种,能够折射出不同理念差异下,我们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笔者浅谈两点。

 

    第一点、此次争执的根本是车企利好的“基本理念”不同。

 

    事实上,这次分歧,最根本的原因是企业利好的“基本理念”不一致,如果双方看待同一个事物的角度不一致,或者思考的方法不一致,结论必然是不一致的。

 

    中国关于汽车制造商更像一个商人,按照我们传统的观念,如果商人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做了相应的事情,这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如果因此还挣了大钱,这就是成功。房地产这几年比较火,相应的商人也挣了很多钱,比如说任志强、潘石歧等人,他们有没有犯法,是成功人士,比亚迪汽车、长城汽车,现在利润也非常好,这些人也没有犯法,他们也是非常成功的。因为他们将自己的产品卖出去了,并且他们自己有一个稳定的经营企业在支持者这种产品的生产和供应。

 

    北美的理念是怎么样呢?北美汽车制造业,更近似于,大家共同的存在体,简单地来讲,这些是整个企业吃饭的根本,互相之间需要有一定的制衡。西方人喜欢制衡,并且只有制衡才能给予他们安全感,同样这种制衡也让很多国人认为效率低下,不够灵活。因为动辄,工会认为损伤了员工的利益,给予否决,有着动辄政府认为企业在就业率方面做得不够,当然企业还要注意自己的利润。这种模式持续了如此多年,也让北美三大汽车巨头历经种种,最终生存下来,至少打破中国比较流行的“富不过三代”的说法,这种制度对于企业来讲,对于政府来讲,对于员工来讲,都算是不错的保障了。

 

     笔者看到了媒体引用New York Times报道,正是LAANE工会领导Madeline Janis向加州劳工局举报称比亚迪有严重问题,同时Long Beach Business Journal报道比亚迪中国员工,工资1.5美元每小时,这个被相关文章分析为错误,笔者没有看到比亚迪员工的收入数据,不够真要是想报道中列举的数据来言,笔者站在弱势群体方面,毕竟企业的根本在于员工创造的价值,如果私营老板动辄因为员工创造的价值上了富豪榜,而员工还挣扎在生存线上,企业老板需要转换一下思路了,因为这种思路无法长久。

 

    第二点、汽车企业的责任才是企业文化的关键。

 

    笔者文章中谈了很多关于自主汽车关键,这些年有很多东西改变,支持自主汽车发展的观点一点未变,但是对于“自主”的概念,确实有着很大的变迁。十年前,自主汽车企业还比较少、比较淡薄,青年人,一腔热血想要为自主汽车做点事情,然后多年之后,想要知道“自主汽车能够为民众做什么”?笔者认为,自主汽车最根本、最接地气的企业文化应该是责任。对于消费者的责任、对于员工的责任和对于政府的责任这三者少了那一点都不行,如果少了一方还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功,都只能说是幸运而已,但是长久未必能够有什么作为。

 

    咱们先谈谈消费者的责任,很多人都谈中国人要中国车,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要有一个前提,在同等条件下。因为如果你质量不好,性价比不行,为什么消费者去偏向一个产品呢?支持自主的概念不是坑消费者,而是企业对消费者负责在前,而之后消费者对于自主汽车支持。

 

    看到有没有发布了中国汽车质量报告,其中谈到了自主汽车质量有了大幅度上升,并且若干年之后,和世界一流的汽车制造商质量上不会有太大的区别,这些让很多人都很欣慰,毕竟这么多年整个民族的期望能够走到今天也算是一种进步和复兴了。

 

    再谈,汽车制造商对于员工的责任,这点毋庸置疑,众多汽车制造商做得还远远不够,本篇主题为“汽车企业责任”,因为不久前,笔者在奇瑞汽车战略转移,媒体报道可能大范围裁员的时候也谈到了这个问题。

 

    如果一个企业对于员工不重视,或者对于员工和企业的命运分来来看,这个企业更像是“一锤子买卖”,没办法做长久的。同时,汽车制造商涉及到大范围的员工数量,这本身来讲,也是很大的危机。笔者曾经列举了一个例子,就是笔者曾经一个博士同学,被其所在的韩国公司送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其每年的花费大约是六到七万美元,并且这样的案例很多,而我国一些自主汽车可以花费动辄上百万的招聘经费跑到底特律,然后花几千元的薪水去招聘汽车博士,这二者对比,前途高下立判了。

 

    再谈汽车制造商对于政府的责任,政府可以通过车企服务民众,通过车企的产品服务消费者、通过车企的就业岗位服务员工、通过车企的利税服务更多行业和民众,现在我国经济欣欣向荣,再就业岗位紧缺上体现不明显,但只有更加稳定和持久的企业对于政府和社会基础才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