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相比,今年车市的竞争火药味更足。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以及一汽-大众等第一军团车企之间的相持愈加明显。先来看一组数字:2013年1~9月,上海通用累计在华销量为111万辆,同比增长14.9%;上海大众前三季度累计销量增速则超过上海通用,销量达到116万辆,同比增长23%;同为大众系的一汽-大众,前三季度的累计销量也超过了116万辆。
从前三季度的销量数据来看,上海通用保持3年的冠军地位或将遭遇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威胁。不过,三家合资公司缠斗的背后是跨国公司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争夺战。为了在中国市场抢占更多的增量,大众高层在2013年3月的大众全球业绩发布会上再次强调,2015年前计划向中国市场投入98亿欧元、2018年产能增加到每年400万辆的投资与扩产计划。通用汽车也不甘示弱,通用汽车中国公司总裁兼中国、印度和东盟首席地区运营官苏瑞博,则在上任伊始发布“三大施政纲领”,同时还发布2016年前通用汽车计划在华投入110亿美元,在产品、产能、经销商数量等三大领域全面提升。
三足鼎立背后的战略布局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多达几十个汽车品牌车型在马路上奔跑。不过市场占主导地位、位居第一军团的厂商仍然是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以及一汽-大众,这三家合资公司呈现的三足鼎立的竞争格局短期内还很难打破。
2012年,上海通用以126.99万辆成为中国汽车市场销量排名首位的企业,一汽-大众以123.87万辆位居第二,名列第三的是上海大众,销量为107.09万辆。但是今年,这三大车企销量目标则不分伯仲,分别为150万辆、150万辆和145万辆。
从前三季度销量来看,这三家车企之间的距离咬合得也比较紧密,至于谁是2013年年度销量冠军还很难下定论。
不过,上海通用仍有信心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对于我们从事销售岗位的人来说,就要永争第一,上海通用不仅要做短跑冠军,也要做长跑冠军。”上海通用副总经理蔡宾曾对记者表示。
其实,这三家合资公司竞争的背后是其母品牌通用汽车和大众汽车在中国市场的较量。不管是通用汽车还是大众汽车,中国市场在这两家公司都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为了保持长远的领先地位,这两家外资公司先后宣布了中国未来5年的发展规划。
苏瑞博表示,通用汽车在中国已经保持了多年的领先地位,但现在面对来自竞争对手的压力,以及中国市场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通用必须有长远的战略考虑。
通用汽车计划2016年前在华投入110亿美元,在产品、产能、经销商数量等三大领域全面提升。其中产品方面,2013年通用(中国)及其在华合资企业将推出17款全新和升级车型;产能方面,计划从2013年起到2015年,启用4个新工厂,产能提升至500万辆;经销商网点数量在2015年将达到5100家。
从通用在华经销商网络分布图上看,西部成为其未来布局的重点。“到2017年,通用在中国西部的经销商数量将从目前的1000家增加至1700家。”苏瑞博表示,“凭借我们在华合作伙伴们的大力支持以及我们在产品、产能、人才三大领域的重点投入,通用汽车将继续保持在中国市场的行业领导者地位。”
#p#副标题#e#
为了加强在全球最大市场——中国的竞争优势,通用汽车今年8月份宣布调整其国际运营业务的管理架构。曾在过去4年主管通用汽车国际运营中心的李添泽出任通用汽车中国公司董事长,并继续兼任通用汽车全球生产制造执行副总裁,这样的职位匹配强调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大众汽车也在加快布局。大众汽车计划在2015年前在华投资98亿欧元(约合130亿美元),在华销售的产品将增加至94款,包括34款本土生产车型以及60款进口车型。2015年前后,大众汽车在华的经销商网点计划达到3000家左右,其中大众品牌计划扩展到1900家,奥迪和斯柯达品牌也将分别超过500家。“未来随着在华新建的7个工厂的投产,2018年在华产能也将全面提升至400万辆。”大众集团首席执行官文德恩表示。
三强竞争格局的外来挑战
汽车评论员张志勇认为,中国汽车市场正从高速增长步入低速稳定增长的态势,在市场低速增长的过程中,企业竞争比拼的不是销售市场的规模大小,而是成本控制的能力。谁能够将成本控制到最低的水平,谁就能够在低迷的市场中获得最大的加分。因此,在这场激烈的汽车市场竞争中,今天以大众汽车、通用汽车领先的汽车市场格局,必然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在第一军团车企相对清晰的竞争格局之外,福特汽车、日产汽车、现代汽车等第二军团车企正在努力突出重围,寻找自己的通关路径。一直在中国市场被诟病总是比市场慢半拍节奏的福特汽车正在快马加鞭,弥补过去几年白白丢掉的市场份额。福特汽车今年新推车型翼虎、翼博以及新蒙迪欧等都非常有竞争力,这不仅体现在公司新产品带来的销售增量,同时网点及产品覆盖面的增加也有利于其他车型的销售。1~9月份,福特汽车销量46.8万辆,同比增长67%,这个增速远远高于汽车市场增长速度。
同期,由于在小型车市场产品谱系不全以及市场反应速度慢,导致了丰田等日系车品牌市场份额的下滑有可能在今年止步,从当前丰田、本田等厂商发布的产品规划来看,其在华已经启动自救战略。
同时,自主品牌车企也正在培养自己的内生力。自主品牌发展的10多年时间中,基本都是处于一个相对高速的增长时期,在这样的一个增长生态中,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就形成了以扩张为主、数量增长为主的战略,而忽视了以内部挖潜、加强管理的内涵式增长,但是现在这种状况正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