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车网转:这次广州车展上,一家网站要我过去做个访谈。问的问题都挺实在,几个问题里,第一条就是关于新能源的:你有没有觉得今年车展跟往年比,新能源的多一些?
啊,多吗?好象是多一些。但是,却也未必就是一下子多起来的,事物都是循序渐进的,你拿今年的跟去年比不明显,若跟五年前比就明显多了。
那么你觉得新能源有前途吗?新能源是不是得由混合动力起步?换句话说,日系车最得力的混动车是不是就要热起来了?
想起前不久参加吉利GX7海岸行活动的一个发布会,李书福畅谈创业心得,说到了电动车和新能源时,他说道,将来的趋势一定是电机越来越大,发动机越来越小,到最后,只剩下一个电机。这句话,跟李书福一贯的话风一样,有些憨有些直,猛一听很突兀,仔细想却非常有哲理和预见性。
不必把电动车、新能源跟传统汽车对立起来。一切事物都是因缘际会,存在即合理。石油的生长一定跟不上我们使用的速度,所以,总有一天,一定会改用别的能源来驱动汽车。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就像汽车曾经取代了蒸汽机车,蒸汽机车取代了马车一样。不同的是,我们正好生在这个电动车要取代石油类燃料车的时代罢了。
仔细想想,今年的广州车展上新能源车是多于往年,而且,也不再是概念状态,多数都是可以下线量产的。比亚迪的二代双模秦,传祺有纯电动,帝豪有混动,雪佛兰沃蓝达增程式电动,上汽荣威的纯电动,日系里丰田本田的混动,日产的纯电动聆风,大众的纯电动E-UP!豪华车阵营里宝马5纯电动以及7系氢燃料等等,不一而足。而观看的人们也不再是纯粹看热闹的心态,观看的神态,显示出了一种近距离,一种切身相关的关心。
其实,汽车企业是心里最有数的,他们多数都有着相同的心声。大众认为2013年是自己的电动车启动年,而比亚迪王传福则认为,2013年到2014年将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拐点。其实我们自己仔细想想,这个时间点其实已然很明确。就像冬至这个“至”点,它到来时,按说就是冬天已经结尾,可是自然界却表现得并非最严寒,一般人并不能意识到这一点,还在为严寒的冬天而悲叹,以为春天遥遥无期。实际上,冬至一阳复生,春天的脚步已经启动。而企业家们是有远见和先见之明的,否则,他生产的商品可就没有了前途。
再回到之前的问题,那就是混动车是不是有优势?这里也可以拿冬到夏至做一个比方,如果说冬至是一,那么夏至就是十二,传统燃油车是一,电动车是十二,混动车可以是二,三,四到十一的任一节点,至于弱混、中混、强混之分,也无非就是过程中不同的点,视其电动机与发动机大小之比而不同。
从人们的意识改变以及接受程度上来说,当然是混动好接受一些,纯电动之所以在先进的欧美国家也屡次遇阻,除了电池电机技术以及管理软件、配套工程方面之外,人们的意识和接受程度也是大问题。为什么丰田的普锐斯大受欢迎,而雪佛兰沃蓝达和日产的聆风一直销售艰难?
因此,在电池技术上很独到的比亚迪如今也顺应了潮流,纯电动只在公交系统和政府采购上努力,而首款双擎双模秦却是面向私人用户,而且相信秦一定会有超出预期的市场表现。479N·M的最大扭矩、0-100km/h的加速时间只有5.9秒,正好可以迎合私人客户求新求速度的需求,而70公里以内用电、70公里以外1.5T发动机自动接合,既让上班族省了钱,又解除了偶而的远程无法充电的困扰。
另外,政策层面也不再干打雷不下雨,也不再停留于支持纯电动还是混动的争论。现在弥散全国的雾霾,也让许多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屡次公车上书,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对眼下的环境污染、能源短缺有很严格的考核指标,倒是成为了中国新能源发展的双重驱动力。再加上如今财政补贴由所在地政府支付,更是打破了地方保护的壁垒,使得新能源汽车开始启动。以前在展台看到许多车企的所谓新能源汽车,都是一些概念,有的甚至明着说就是摆设,应付政府之作。但今天呢,哪个企业没有可以量产的混动和电动车?
说到此,倒是不得不说,比亚迪五年前研发电动车,有着未雨绸缪的独特性和前瞻性。
是的,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发展过程,纯电动屡次遇阻的根源问题,此时得到了解决。你还会为纯电动还是混动还是传统汽车而犯愁吗?先看到一阳复生的企业家们,找到了通关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