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河车网 > 奥迪三年连换三台发动机 一次问题比一次多

奥迪三年连换三台发动机 一次问题比一次多

2013-12-11 来源:大河车网

    作为第一个进入中国市场的豪华品牌,奥迪以其国产化的价格,稳重的外形和特意为中国加长的尺寸让奥迪这个在国际市场起步较晚的豪华品牌成为国内高端豪华轿车市场当之无愧的一哥,然而就是这样一个以技术作为长项的德国品牌,却在中国多年被“烧机油”问题困扰。

 

    家住无锡的周先生于2010年9月18日在无锡德尔奥迪经销店购买了一台1.8T奥迪A4L。原本7000-10000公里的机油量,却开了不到4000公里机油灯便亮了,4S店告知周先生,因为新车处于磨合期,因此机油量消耗大属于正常。但过了磨合期之后,周先生发现问题不但没有解决,自己爱车的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却越来越大,有时不到3000公里,机油灯便开始报警。后经4S店检测发现,周先生的车发动机存在缺陷,需要更换发动机。于是在购车1年后,2011年11月,周先生开上了更换了第二台发动机的车,但新发动机完全没有解决问题,困扰周先生的机油消耗量过大的问题还是出现了。于是,又是检修、过磨合期、检修。直到2013年8月1日,这台工作了快两年的发动机又因为烧机油问题被4S店更换。至此,周先生的爱车已经连续更换了两台发动机。

 

    再一次更换新发动机并没有给周先生带来原本购车时期待的便捷,这台新发动机的问题更多,不但原本烧机油的问题没有解决,反而出现了原来没有出现过的行车抖动和缺缸的问题。已经被这台奥迪A4搞的焦头烂额的周先生告诉小编:“第一次出问题,4S店说我是‘中奖’。一万台发动机也不会出我这台的问题,但我这3年连续换了2台新发动机,加上最初购车的一台,我3年连续‘中奖’三次,这几率也太大点了吧。”面对这台出了三年毛病的奥迪A4,周先生强烈要求退车。

 

    案例跟进:奥迪4S店承诺解决问题,但退车并无可能

 

    接到周先生的投诉后,汽车投诉网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了一汽奥迪厂商,但遗憾的是,直到小编发稿时,一汽奥迪也没有对这例投诉作出回应。小编也致电了周先生购车的无锡德尔奥迪4S店,4S店的周经理告诉小编,像周先生这样三年连换三台发动机的事情确实以前没有发生过,周经理表示,车主周先生在购车前了解过奥迪烧机油过快的问题,于是车主购车后便对机油使用量过度敏感,加上车主使用汽油质量不达标,造成车主连续更换两台发动机还不满意,如今4S店正在解决周先生爱车的抖动问题,一旦问题解决,车辆便会交付给车主使用。至于车主提出的退车请求,4S店认为并没有道理。

 

    汽车网评:奥迪烧机油问题由来已久,洋品牌中国水土不服不能归咎于油品问题

 

    好多奥迪车主都有一个习惯,就是在汽车后备箱准备一桶备用机油, 在某国内知名门户网站上一项针对奥迪“烧机油”现象做的调查中,有14.3%的网友表示自己的奥迪车存在“烧机油,而且很严重”的现象,约有53%的网友表示“烧机油,但是不严重”,而表示自己车“完全不烧机油”的网友则仅占到三分之一。

 

    联想起前一段吵得沸沸扬扬的路虎油泵事件,洋品牌来到中国水土不服一般都归结于国内油品质量问题。但你在中国卖车赚钱,却不为中国国情考虑,一心只管赚钱,出了问题推脱油品,寓情于理也说不过去,因为不过不管是汽车质量问题还是油品问题,最后受害的都是无辜的消费者,虽然汽车三包已经出台,但由于缺少相应的鉴定机制,这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让车主束手难策。但由于案例中车主周先生购车在三包法生效之前,所以三包法并不对周先生起到效力。

 

    山东恒正律师事务所的夏磊律师告诉小编,类似周先生的退车请求,汽车三包无法对其起到支持,周先生的车辆已经在更换了2次发动机后仍然产生了缺缸、抖动和烧机油等问题,已经危害到了车主的生命财产安全,周先生的车已经无法达到其购车的目的。周先生可以根据《合同法》的根本违约条例,要求厂商或经销商进行退换车。具体事情进展,汽车网评会持续跟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