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大河车网 > 汽车安全何以保障“高田气囊门”再发酵

汽车安全何以保障“高田气囊门”再发酵

2015-05-25 来源:大河车网

     日前, “高田气囊门”事件再度发酵。丰田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总计约500万辆搭载高田气囊的汽车,涉及包括卡罗拉、威驰、雅力士等在内的35款车型;日产也宣布全球范围内再召回156万辆搭载了高田气囊的汽车;随后,本田公司也表示,因高田公司所产安全气囊可能存在质量问题,将在全球召回489万辆汽车,召回的车辆包括2002~2008年所产思域、CRV、雅阁以及飞度。

 

    其实,高田的问题气囊从2008年起就开始出现。根据路透社的统计,截至目前,召回总数已超过3600万辆,可谓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汽车召回。日本高田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安全气囊、安全带、方向盘等汽车安全装置的著名制造商,其产品主要供应通用、本田、丰田、马自达、三菱、宝马、克莱斯克等车企。去年6月,高田公司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提交了一份报告,首次承认其生产的部分安全气囊不符合制作标准,并通知相关车企实施召回。

 

    虽然关于搭载问题气囊汽车的召回早已开始,却仍然没有阻止惨剧的再次发生。据外媒报道,今年1月18日,美国德克萨斯州一辆2002款本田雅阁发生撞车事故,期间驾驶员侧安全气囊破裂爆炸,造成驾驶员死亡。这已是高田缺陷气囊造成的第6起死亡事故,此前高田气囊爆炸导致金属碎片杀伤车内人员,已经造成美国和马来西亚至少5人丧生。这样的事故让人不寒而栗,原本是给汽车安全系数加分的“安全气囊”,却成了最后的“杀人凶器”。

 

    组成汽车的零部件有几万个,为了保证汽车的产品质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零部件供应商的管控有着十分严格的要求。日本高田公司可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大品牌,合作伙伴们之所以选择高田气囊当然是为了安全。没承想,却因为高田的失误而集体“躺枪”,就连号称是质量监管全球最严苛的丰田汽车也没能幸免。

 

    说是“躺枪”,车企也并非没有责任,毕竟高田的问题气囊已经潜伏了近10年之久。汽车评论员张志勇就曾表示,出现这样的大规模召回,或与企业零部件采购管理监控体系存在漏洞有关,或与零部件供应商的技术革新有关。在质量检测过程中,有些问题未必能检测到,往往是在车主反复使用的过程中才最终暴露。

 

    高田气囊门也波及到了中国市场。去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针对高田气囊问题发布了警示通告,指出:“因境外高田公司生产的部分副驾驶安全气囊在展开时可能会发生金属容器破损、飞散,部分进口汽车存在安全风险。有关企业已开展调查,但原因尚不明确。为控制产品风险,同时回收旧件进行缺陷调查,车辆制造商将免费为受影响车辆更换新的副驾驶安全气囊。”日前,质检总局发布了天津一汽丰田、日产公司关于召回问题汽车的公告。

 

    如此看来,很多消费者也许是在收到了召回通知后才知道自己爱车装配的安全气囊来自高田。事实上,消费者在选车过程中往往会关注汽车的安全性能,不过可能仅限于车身钢板强度、有几个气囊、是否配有车身稳定系统,等等,鲜有关注发动机、变速器是哪家公司提供,安全气囊由哪家公司生产。相信“高田气囊门”过后,关注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消费者会有所增加。只是,如果像高田这样的大品牌都不能信赖了,消费者还能相信什么?

 

    高田问题气囊涉及的车型越来越多,再次给汽车制造企业敲响了严抓零部件采购监管的警钟。在召回这件事情上,汽车企业表现得要比高田公司积极许多。车企主动扩大召回范围,一方面出于安全考虑要更换新的气囊产品,另一方面也为了对可能存在问题的高田气囊进行进一步的调查,找到原因所在。然而,根据媒体的报道,高田气囊却对丰田、日产等企业扩大召回汽车数量不予置评,表示此举是汽车制造商自己的举动。这种“消极”的回应方式,已经引起了美国监管机构的不满。今年2月,由于日本高田公司未能全面配合美国监管部门的相关调查工作,高田公司被处以每日1.4万美元罚金。

 

    如今,高田的经营业绩已严重亏损,而召回工作也还没结束。汽车制造企业需要考虑的不仅是要不要更换合作伙伴,还要建立更加严格的采购管理监管体系,对待大品牌也丝毫不能疏忽。对于高田公司来说,为了恢复高品质有保障的品牌形象,必须尽快找到问题的原因所在,并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