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处不胜寒。时下,宝骏正在面临销量持续下滑的窘境,在刚刚过去的2013年1月,宝骏销量为3435辆,细心的人可能记得,一年前,也就是2012年1月,宝骏创造了销量巅峰——9006辆。
渠道是道坎
宝骏作为合资自主的“先入为主者”,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是第一个建立独立销售渠道的合资自主品牌,首次提出重点进军三四线城市的“务实战略”,而且有上海通用这个靠山。按理来说,宝骏赢得市场应该不难。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一位接近通用五菱的人士称,宝骏销量下滑既有产品本身的原因,亦有市场的原因;一方面品牌力弱、车型单一,另一方面渠道问题。 此前,车讯网也有报道称,宝骏经销商很大一部分转化自“五菱面包”,在网络渠道建设方面的能力捉襟见肘。而今,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宝骏经销商经营管理能力水平不高,缺乏主动性的弊端日益显现。
河北某地级市宝骏经销商即是原来五菱经销商的“变相升级版”,“原来说是尽量避免面包经销商参成为宝骏经销商,但是,在招商不理想的情况下,后来厂家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有钱提车,有销售能力就行了。”宝骏4S店销售经理王乐(化名)说,不过,就现在来看,销售轿车和做传统的面包、商用车还真有区别,销售轿车难点儿,而且在选店址的时候,也主要是考虑节约成本,没选在4S店的集中区,所以大大影响了进店率。
除了经销商方面原因,通用五菱对宝骏品牌战略的建立缺乏持续性。选择低价入市的宝骏起初赢得了市场认可,受到了消费者的青睐,但在销量低迷的情况下,“着急”的通用五菱还是选择了以价换量,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情况就出现最高优惠1万元的情况。
这对意向客户是一种无形的伤害。“现在对于宝骏来说是困难期,一上市时候之所以卖得好,主要是广告效应 新车效应,而且宝骏没有降价,销售提成也高,现在一切都反过来了。”王乐说。
|